欢迎您访问肥饶历史故事,了解、借鉴、反思历史,才能创造未来、充实人生、造福社会。
当前位置:首页 > 外国历史记录人物故事 > 奥匈帝国

奥匈帝国

    在奥地利帝国基础上,通过奥匈协约建立的二元制君主国。1867年正式建立,1918年解体。存在半个世纪,是哈布斯堡家族统治下的最后一个封建君主国。

    1866年的普奥战争, 以奥地利失败而告终。根据O.von俾斯麦的“小德意志方案”,德意志走上以普鲁士为首的自上而下的统一道路,奥地利被排除在外。迫使奥地利转向巴尔干、地中海地区寻求发展,而对国内的民族矛盾采取让步政策,1867年6月经帝国议会通过,正式建立奥地利- 匈牙利君主国,简称奥匈帝国。奥地利皇帝为帝国元首,兼有匈牙利国王称号。帝国以莱塔河为界分奥匈两部分,同为主权国家,有各自的议会和政府。外交、军事、财政共有。国家支出按比例分摊,订有货币、关税盟约以保证两国经济上的协调或统一。两国共同事务由两国议会代表团定期开会商定。奥匈帝国无统一宪法,奥地利部分仍使用1867年颁布的根本法。帝国君主与两院组成的帝国议会共享立法权。

    奥匈帝国幅员辽阔,版图仅次于俄国,居欧洲第二位。其地居水陆交通要冲,经济自成体系。立国后,工农业、科学文化均有长足发展,是欧洲主要强国之一。但二元体制并未解决境内民族矛盾,日耳曼人和匈牙利的马扎尔人对其他少数民族的歧视,导致民族斗争此起彼伏,政治上极不稳定。20世纪初,民族斗争更加激烈,捷克人、意大利人、波兰人和南部斯拉夫人争取民族自治的斗争持续高涨。日耳曼人和匈牙利人的统治阶级间也发生冲突,奥皇曾一度解散匈牙利议会。在奥匈统治者的高压之下,工人运动迅猛发展,在俄国1905年革命影响下,维也纳工人举行大罢工,要求普选权,并与军队发生武装冲突,迫使政府同意实行普选。

    在外交上,奥匈帝国初期与法国接近,试图遏制普鲁士在欧洲势力的增长,普法战争后,开始逐渐转变为同德意志帝国合作,并同意大利和俄国接触。1881年奥地利在巴尔干扩张得手,与塞尔维亚订立同盟条约,将其置于自己控制之下。1882年 5月与德、意结成三国同盟(1882)。1908年又正式合并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引发1912~1913年的巴尔干战争。战后,塞尔维亚日益强大,构成对奥的威胁。1914年 6月,奥皇储斐迪南在波斯尼亚指挥炫耀武力的军事演习,以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为假想敌,激化了塞尔维亚人的民族情绪,28日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爱国分子炸死,德奥集团以此为借口,挑起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8年,德奥集团战败,奥匈帝国内部工人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维也纳和布达佩斯等地同时爆发革命,11月1日,皇帝查理一世(1916~1918在位)被迫退位,奥匈帝国解体。根据《圣日耳曼和约》和《特里亚农和约》,在战后的帝国领土上建立起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3个国家, 部分领土分别归还波兰、南斯拉夫、罗马尼亚和意大利。1918年11月12日,奥地利成为共和国,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从此完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

上一篇:奥希金斯

下一篇:奥哲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