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M.K.甘地领导的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运动。在运动中,甘地倡导以和平方式抵制政府、机关、法庭、学校以及采取总罢业、抵制英货、抗税等非暴力手段进行斗争。该运动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和名称,重要的有四次。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20年9月~1922年2月)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印度掀起民族解放运动高潮。为了巩固殖民统治,英国一方面准备宪政改革,安抚和拉拢印度上层阶级,另一方面颁布罗拉特法(1919年2月),加强镇压。1919年4月13日,发生阿姆利则惨案,反英斗争迅速高涨。1920年 9月,国大党加尔各答特别会议上通过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同年12月国大党那格浦尔年会正式批准这个计划。甘地宣称,斗争的目的是达到自治,“如有可能就实行帝国内部的自治,如有必要就实行脱离帝国的自治”。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年会决定改组国大党机构,在农村、基层设立支部,吸收工农参加。在甘地号召下,人民举行罢工、罢课、罢市、集会游行,印度教徒与伊斯兰教徒团结一致,并肩战斗。不合作运动与基拉法特运动、锡克教徒阿卡里运动,以及莫普拉农民起义,交织在一起,汇成一股反英洪流。1922年2月5日,联合省(今北方邦)戈勒克布尔县乔里乔拉村2000农民将22名警察连同警察局一起,付之一炬。运动超出非暴力斗争范围,甘地闻后急忙制止。2月12日,国大党通过巴多利决议,谴责群众“越轨”行为,决定无限期地停止非暴力不合作运动。3月10日,甘地入狱,运动遭到残酷镇压。巴多利决议使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受挫。它反映印度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性。
文明不服从运动,亦称“食盐进军”(1930年3月~ 1934年4月) 20年代末30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经济危机,波及印度。反英斗争再起。1928年西蒙调查团访印遭到抵制。同年,英印政府拒绝在《尼赫鲁报告书》的基础上进行谈判,于是国大党决定开展由甘地倡议的群众性的文明不服从运动。1929年拉合尔年会上,提出印度独立要求,授权甘地领导运动,并确定翌年 1月26日为“独立日”。1930年1月,甘地又提出“十一点要求”,包括降低田赋、减少军费和英国官员的薪金、实行保护关税政策、禁酒、取消食盐专营和释放政治犯等。遭总督拒绝后,甘地选定以破坏食盐专营法作为运动的开端。3月12日,他率领79名信徒,从阿默达巴德出发,前往西海岸,徒步 426公里,沿途成群农民随行,4月5日,抵达丹迪海滨,亲自动手煮盐,持续3周。当局闻讯后,大肆镇压。5月4日,甘地被捕,全国抵制斗争发展成革命形势。4~6月,在吉大港、白沙瓦和绍拉普尔相继发生反英起义,结果近3万人被捕。1931年3月5日签订甘地-欧文协定(亦称德里协定),双方妥协,国大党同意停止运动,总督则放弃镇压。9月,甘地赴伦敦参加第2次圆桌会议,因英国缺乏诚意,会议中断。在群众的压力下,国大党恢复文明不服从运动。英印当局亦恢复大规模镇压。反英斗争进入低潮,1934年4月7日运动停止。
M.K.甘地(右2)在第一次不合作运动中(1920)
食盐进军——M.K.甘地率众向西海岸进发(1930)
个人文明不服从运动(1940年10月~1941年12月)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印度总督林利思戈侯爵V.A.J.霍普擅自宣布印度参战,激起印度各界不满, 7省国大党政府先后辞职,以示抗议。但在战争和印度前途问题上,国大党领导层中发生分歧,甘地谴责法西斯侵略,在道义上支持西方,却反对暴力,反对战争;鲍斯派号召“前进集团”立即掀起反英暴力斗争;J.尼赫鲁则主张有条件合作,即以战后给予印度独立为前提。1940年10月13日,甘地提出开展个人文明不服从运动的建议。他先后指定自己门生A.V.巴韦以及尼赫鲁等人,以个人身份公开发表反战演说,悉遭逮捕。11月《哈里詹》周刊被查封,被捕者近3万人,斗争再次受挫。
“退出印度”运动(1942年 8月8日~1944年5月24 日)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战火逼近印度,印度人民要求独立呼声甚高。为打破政治僵局,巩固统治,英国于1942年 3月派遣R.S.克里普斯访印,提出“宣言草案”,但没有满足国大党在战时建立国民政府和印度人掌管国防的要求,而被拒绝。国大党于8月8日通过甘地提出的要求英国“退出印度”的决议。9日清晨,英国殖民当局突然将甘地和国大党各级领导人全部逮捕。入狱者逾6万人,国大党遭禁。此后,罢工、暴动迭起,仅1942年全印有 250个火车站被破坏,500个邮局受到袭击,150个警察局被攻击,给英国殖民者以沉重打击。1944年5月6日,甘地因病获释。24日,甘地宣布“退出印度”决议作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上一篇:《防止核武器扩散条约》
下一篇:非美活动调查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