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比亚历史
赞比亚共和国是非洲中南部内陆国家,东与马拉维相连,东南与莫桑比克交界,东北与坦桑尼亚相邻,南与津巴布韦和博茨瓦纳、纳米比亚为界,西与安哥拉接壤,西北与扎伊尔毗邻。面积为752617平方公里,境内大部分是1000~1500米的高原,赞比西河流经赞比亚南部地区。人口645万(1984),其中98%以上是黑人,有70多个部族,主要有洛齐人、本巴人和通加人,大多数居民信奉原始宗教。官方语言为英语。首都卢萨卡。(见彩图)
赞比亚首都卢萨卡市中心
早期历史 境内远古时期就有人类居住。在卢萨卡附近发现有 180万年前人类使用的石制工具。在卡兰博瀑布和维多利亚瀑布附近发现有30万年前人类使用的石制手斧。2万多年前的布罗肯-希尔人(即罗得西亚人)已能制造多种石器。
约在公元8世纪,通加人和伊拉人由坦噶尼喀湖的东北部来到赞比亚定居。接着切瓦人和恩森加人由扎伊尔迁移到赞比亚。17世纪中期,本巴人来到赞比亚北部,征服了四邻部落,建立了王国。17世纪末,洛齐人也迁移到赞比亚西部建立王国。1835年,恩戈利人从费拉附近来到赞比亚东部地区。约在1839年,科洛洛人进入赞比亚西南部,打败洛齐人,控制了洛齐人的部分领地。1864年原洛齐人首领的儿子西波帕击溃了科洛洛人,恢复了洛齐人的统治,称为巴罗策兰王国。
殖民者的入侵 18世纪葡萄牙人开始在赞比亚进行贸易和奴隶贩卖。19世纪末,赞比亚成为英、葡、德、比等国争夺的对象,1890年 6月27日英国南非公司的C.J.罗得斯派遣代理人洛克纳,诱骗巴罗策兰国王勒瓦尼卡签定租让书,亦称洛克纳条约,租让地包括巴罗策兰国家的全部领土以及它将来扩张到的任何地方,连同所有从属于它的领地和附属国。4个月后,勒瓦尼卡发现受骗,提出抗议。罗得斯还派遣代理人J.汤姆森、A.夏普在赞比亚北部活动,采取欺骗手段与一些部落酋长签订租让条约。本巴人首领奇蒂穆库卢拒绝签约,遭到罗得斯私人军队的进攻。战争持续 4年,最后奇蒂穆库卢失败。
1899年,英国政府颁发特许状,规定赞比亚由英国南非公司管辖。1911年称北罗得西亚,以纪念殖民侵略者罗得斯。1924年英国政府接管行政管理权,北罗得西亚正式成为英国的保护地。英国殖民者掠夺土地,把赞比亚人赶到专为他们划出的只占全国土地面积 1/5的贫瘠地区。苛捐杂税迫使赞比亚人到欧洲人的种植园、矿山、工厂,甚至到南罗得西亚和刚果去做工。英国殖民者剥夺了赞比亚人的一切政治权利。
民族独立运动 赞比亚人民曾进行长期斗争,以争取自由和独立。1935年铜产区工人举行第1次大罢工,抗议增加人头税、过低的工资和非人的待遇,1940年又举行大罢工,要求规定最低工资,废除强制配给粮食。20世纪20~40年代知识分子和城市居民在各地组织福利协会。有的福利协会以“保护土著人的利益”为宗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工人组织起来,1949年成立了北罗得西亚非洲矿工工会,1952年成立了北罗得西亚非洲人工会大会,同年在工会领导下铜矿工人举行罢工,并与锌矿、铅矿的工人以及农民建立了联系。1946年各地分散的福利协会联合为北罗得西亚非洲人福利联合会,1948年改组为北罗得西亚非洲人大会,1951年改为北罗得西亚非洲人国民大会,1952年由激进主义者领导,主张自治,1958年由该组织分裂出联合民族独立党。1953年英国殖民统治者把北罗得西亚、南罗得西亚(现津巴布韦)、尼亚萨兰(现马拉维)强行合并为中非联邦。北罗得西亚人以及所有非洲人组织都坚决反对。他们举行频繁的罢工和广泛的群众运动。1953年工人罢工,反对建立中非联邦。1961~1962年铜矿工人举行大规模罢工,蔓延到数省。1963年铜矿、冶金、纺织等部门工人罢工。1963年英国殖民者被迫解散中非联邦。
独立后的赞比亚 1964年1月22日,北罗得西亚获得内部自治,1964年10月24日宣布独立,定国名为赞比亚共和国,仍留在英联邦内。K.D.卡翁达为共和国总统。1973年8月通过新宪法,赞比亚成为一党制国家。
独立后,一直由联合民族独立党执政,重视发展民族经济,对外国资本采取限制和接管政策,同时也采取吸收外国资本,开发本国资源的措施。1980年赞比亚参加了南部非洲9国成立的南部非洲发展协调会议。
赞比亚对外奉行不结盟政策,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干涉,支持南部非洲的民族解放、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赞比亚独立后的第2天即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1983年10月举行大选,卡翁达连任总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