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历史故事,了解、借鉴、反思历史,才能创造未来、充实人生、造福社会。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人物朝代故事 > 陆九渊

陆九渊

【生卒】:1139~1193

【介绍】:

    宋代理学家。字子静,号存斋。曾结庐讲学于信州贵溪县象山,自称象山翁,学者称象山先生。与其兄陆九龄并称“江西二陆”。抚州金溪县(今属江西)人。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登进士第。淳熙元年(1174),初任隆兴府靖安县主簿。历任建宁府崇安县主簿、国子正、敕令所删定官、主管台州崇道观等。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任知荆门军(今湖北荆门)。次年十二月(1193年 1月),病死。陆九渊政治上并不显要,学术上也无师承。融合孟子“万物皆备于我”和“良知”、“良能”说以及佛教禅宗“心生”、“心灭”等论点,独自建立起所谓“心学”,提出了“心即理”说。陆九渊断言天理、人理、物理都在吾心之中,心是客观世界的本源、唯一的实在,“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不赞成朱熹将人心分为天理和物欲两部分的观点,认为心与理完全合一,“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理”,“万人心所固有”。人心会被物欲蒙蔽,致使天理不明;人们首先应该“明得此理”,内心有所主宰,再去克制物欲,才能“存心”。教人的方法是强调“辨志”,即辨别义利和公私,端正为学的动机;主张“易简”的“剥落”或“减担”工夫,即“切己自反”,格除物欲,切实践履(指饮食起居、待人接物等)。学者能够“自立”而“知道”,便能使“《六经》皆我注脚”。陆九渊还宣扬封建纲常伦理,认为纲常、封建等级制度是“根乎人心而塞乎天地”,“终古不易”的。劝谕人们自觉遵守和维护封建秩序。“心学”创建后,一度成为与朱熹理学并立的有影响的学派。朱、陆两家在淳熙二年、十四年到十六年间,进行过两次学术争辩。争辩的中心是“无极而太极”问题和教人的方法。陆九渊一生不注重著书立说,身后只留下《语录》和《文集》,由其子汇编成《象山先生全集》。陆九渊的学说后来由明代王守仁继承和发展,称为陆王学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

上一篇:陆贾

下一篇:陆荣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