麓川
地名。在今云南瑞丽县及畹町镇等地区,与缅甸接壤。元朝在其地置有宣慰使司。明太祖朱元璋平定云南后,于洪武十七年(1384)置军民宣慰使司,以其地部族首领为宣慰使。英宗正统二年(1437)十月,麓川宣慰使思任发叛。由此引发了著名的麓川之役。三年冬,思任发略孟养,屠腾冲,据潞江(今云南腾冲东),自称滇王。四年春,英宗命镇守云南黔国公沐晟、左都督方政、右都督沐昂率师讨伐,以太监吴城、曹吉祥监军。大兵至金齿(今云南保山南),思任发命将断江立栅而守,明军初不得渡,后方政独率部下渡江击之,斩三千余人,又乘胜攻思任发于上江。而沐晟因其未听节制而拒派援军,致方政孤军深入,为伏兵所杀。沐晟率军奔还,惧罪暴卒。此后,明廷又派沐昂为左都督征南将军率兵征讨。五年七月,败思任发,任发不得已派人入贡,以为缓兵之计。十二月,廷议麓川事,大学士杨士奇等认为不必大兴问罪之师,麓川地方不过数百里,只要派军驻屯于金齿,且耕且守即可。侍讲刘球也上疏请罢麓川兵。但其时宦官王振专权,一意孤行,决策派兵征讨。兵部尚书王骥逢迎其意,也主张用兵,于是麓川之役再起。六年正月,命定西伯蒋贵为征蛮将军,兵部尚书王骥提督军务,发四川、贵州、湖广、南京兵十五万,转饷半天下,征讨麓川。十二月,思任发渡江逃往缅甸,王骥等班师。七年十月,又命蒋贵、王骥征麓川,大败叛军,思任发又逃脱。十年十二月,缅甸将思任发交给明军,斩首献于京师。十三年春,为讨伐思任发之子思机发,明朝又兴兵十三万征剿。思机发多次遣使入贡谢罪,明军与思任发少子立约,许其管理部众,居于孟养,遂罢兵。
明朝对麓川的多年用兵,造成了国家财力物力的巨大消耗,也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麓川军民宣慰使司于正统九年改置为宣抚司,治所陇把(今云南陇川西南),故名陇川宣抚司,成为明廷在云南设置的三个宣抚司之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