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烽燧
秦汉时期边塞观敌报警系统。“燧”,《说文》小篆作“”,是设在边塞上的一种亭。以候望敌情和报警为主要职责。烽是燧报警所用的主要信号中的一种。“烽燧”一词既可以用来指边塞亭燧,也可以用来指边塞报警的信号。
据《史记》等书记载,西周时代已有烽燧。战国时秦国的杜虎符和新郪虎符都有“燔燧”之语。《墨子·号令》等篇也谈到烽燧。秦统一全国后,为抵御北方匈奴侵扰,将以前秦、赵、燕三国北边的长城连接起来,筑成一条长达五千余里的城防。估计当有与长城相配合的烽燧制度。因史料阙略,周秦时代烽燧制度的具体情况已不可考,或可从承袭秦制的汉制予以推知。
汉代边塞的行政系统,是都尉府统辖候官(长称候)。候官统辖部(长称候长),部统辖燧(长称燧长)。燧是最基层的单位。一般相隔数里便设一燧,但里数似无严格的规定。燧除燧长外,一般有燧卒三四人。报警的主要信号,白天是举烽和燔积薪,夜里是举炬火和燔积薪,有时还用表、烟、鼓等辅助。所以古人常称边塞报警的信号为“烽火”、“烽烟”。发现敌情时,主要根据敌人的数量和入侵情况等,发出相应的信号。关于在不同情况下所应发的信号的规定叫“烽火品约”,掌烽火的吏卒必须熟记。发出的信号由各燧依次传递,以达都尉府。据《汉书·赵充国传》记载,汉代北边自敦煌至辽东,乘塞列燧,有吏卒数千人。(见彩图)
烽燧遗迹 新疆库车克孜尔尕哈
烽火台上夜间报警所燃烧的火苣(捆绑的芨芨草把) 甘肃居延汉代烽燧遗址出土
从汉简看,烽多用缯或布制作,大概是类似表的一种东西。报警时,用设在高台上的桔槔或用辘轳把它举到空中,让远处能够看到。天黑后改用炬火。举炬火时大概仍用举烽的工具,所以广义的“烽”也可以包括炬火。“烽”字从“火”当与此有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