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
以党项为主体民族所建立的国家。1038年,元昊称帝,国名大夏,又号白上国。在汉籍中习称西夏,又有唐古、唐兀、河西、弭药等称。传十代,至1227年为蒙古所灭;先后与辽、北宋及金、南宋鼎立。境土包括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全部、甘肃省大部、陕西省北部以及青海省、内蒙古自治区的部分地区(见图)。
建国前的历史
党项的内迁 党项族是羌族的一支。原居地在今青海省东南部黄河曲一带。隋唐时期,活动范围扩展,东及松州(今四川松潘北),西抵叶护(即处于今新疆的西突厥领地),南邻春桑、迷桑诸羌(在今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北接吐谷浑(在今青海北部与甘肃南部一带)。他们按分衍出来的家族结成部落,大的五千余骑,小的千余骑,各自分立,不相统一。著名族姓有细封氏、费听氏、往利氏、颇超氏、野利氏、房当氏、米擒氏、拓跋氏等,以拓跋氏最强。过着无法令,无徭赋,不知稼穑,土无五谷的原始游牧生活。
开皇五年 (585),党项族大首领拓跋宁丛率部落徙至旭州(今甘肃临潭境)住帐。隋朝封赐他大将军官号。唐太宗时,党项首领细封步赖于贞观三年 (629)率部归附,唐就其居地设轨州(今四川松潘西境),任步赖为刺史。其他党项诸部也闻风归附。贞观八年,唐将李靖率大军讨吐谷浑,党项首领拓跋赤辞助吐谷浑主优允抵抗,兵败请降。唐即其地设懿、嵯、麟、可等三十二羁縻州,以其部落酋领为刺史。拓跋赤辞为西戎州都督,赐姓李,受松州都督府节制。
随后,吐蕃北上扩展,灭吐谷浑。散居在今甘肃南部与青海境内的党项部落,因不堪吐番的逼胁,请求内迁。唐朝把原设在陇西地区的静边州都督府移置庆州(今甘肃庆阳),辖下的二十五个党项州,也一道迁徙。8世纪中,吐蕃进而夺取河西、陇右之地,与灵(今宁夏灵武)、盐(今宁夏盐池北)、庆州一带的党项部落勾结,进行骚扰。唐朝为了拆散他们的联系,便把党项部落迁到银州(今陕西米脂)以北、夏州(今陕西靖边北白城子)以东地区;静边州都督府也移置银州。绥州(今陕西绥德)、延州(今陕西延安)一带,也陆续迁来大批党项部落。住居在庆州一带的称东山部;夏州一带的称平夏部;平夏地区的南界横山一线,唐人谓之南山,住居在这一区域的,被称作南山部。
迁入内地的党项部落,仍然游牧,财富渐有积累,人口迅速增殖。他们用土产的劲马、善羊换取汉族商人的铠甲弓矢,用以抵抗唐朝官吏的勒索奴役,并加强对唐边境地区的抄掠。部落之间为了争夺财富而争战不休。部落内部阶级分化也渐趋明显。
夏州政权的建立与发展 当拓跋赤辞降唐时,其侄思头同时降附。唐中宗时受褒赠为静边州都督,称拓跋思太。思太子守寂,唐玄宗时受封为西平公,以参预平安史之乱有功,升容州刺史、领天柱军使,后赠灵州都督。拓跋守寂孙拓跋乾晖曾任银州刺史。其孙拓跋思恭因参与镇压黄巢起义,升任夏州定难军节度使,统领夏、绥、银、宥(今陕西靖边东)四州地,再次赐姓李,进爵夏国公。从此夏州拓跋氏改称李氏。乾宁二年(895)李思恭死,弟李思谏继位,李思谏死,李思恭孙李彝昌继位。后梁开平四年(910),彝昌为部将高宗益所杀,其族父李仁福为定难军节度使,臣附于后梁、后唐。后唐长兴四年(933),李仁福死,子李彝超继为留后。后唐明宗图乘机并吞夏州,下令将李彝超内调延州,派兵五万人前往接收夏州。李彝超闻讯,集军坚守,挫败后唐军,从而大大提高了李氏在党项诸部中的威望。李彝超死,兄李彝殷继掌夏州政权。开运元年(944),他率兵从麟州(今陕西神木北)渡黄河,助后晋进攻契丹。乾祐二年(949),后汉增设静州(今陕西米脂北),属定难军,李氏的辖区又扩为五州。
西夏石雕人像 宁夏银川西夏王陵碑亭遗址发现
建隆元年(960),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北宋,宋加封李彝殷为太尉。乾德五年(967),李彝殷死,宋赠封为夏王,子李光睿继位。太平兴国三年(978)李光睿死,子继筠继位。七年,李继筠死,弟衙内都指挥使李继捧袭位。李继捧无力解决族属内部的矛盾,便率领族人亲朝宋帝,献出四州八县的辖区,留居于开封。宋太宗赵炅授李继捧为彰德军节度使,发兵前往接收统治权力,并发遣所有李氏亲族齐赴汴京。李继捧族弟李继迁反对降附,率领族属逃奔夏州东北三百里的地斤泽(今内蒙古伊克昭盟鄂托克旗境)反宋。
李继迁的反宋斗争 李继迁是银州防御使李光俨的儿子,长骑射,有谋略,不断侵扰宋边。雍熙元年(984),宋知夏州尹宪发动偷袭,继迁损失惨重,母与妻皆被俘虏。不久,他在夏州北的黄羊平招聚蕃众,以恢复故土相号召,势力日渐壮大。二年,一举攻下银州,自称定难军留后,向辽圣宗耶律隆绪称臣请婚。淳化元年(990),辽册封李继迁为夏国王。宋太宗因屡次用兵无效,任李继捧为定难军节度使,赐姓名赵保忠,派他回镇夏州。又任李继迁为银州观察使,赐姓名赵保吉。宋朝为迫使他就范,禁绝夏地土产的青盐贩运汉界;同时封锁汉界粮食出口。结果蕃族因缺乏粮食,相率扰边;关陇人民因缺盐,也引起骚乱。宋朝被迫撤销这项禁令。
淳化五年,李继迁与李继捧合作,联结契丹抗宋。宋派李继隆率军进驻夏州,将李继捧捕送回朝。又平毁夏州城;改授李继迁为鄜州(今陕西富县)节度使。李继迁拒不接受,攻宋清远军(今甘肃环县北),至道二年 (996),在浦洛河(今宁夏吴忠市南)成功地劫击了宋接济灵州的军需粮草,进图灵州。宋太宗亲作部署,五路出兵,相期会师平夏。李继迁熟悉地利,灵活游击,宋军无功而返。
至道三年,宋真宗赵恒继位,李继迁遣使求和。宋任他为定难军节度使。李继迁在取得夏、银、绥、宥四州之后乘势挺进,直指灵州。宋急派兵六万赴援。援军未到,灵州已失。李继迁改灵州为西平府。次年,又率军越过黄河攻占西凉府(今甘肃武威)。吐蕃族大首领潘罗支乘其不备,进行突袭,李继迁中流矢死,终年四十二岁。子德明嗣位。
德明遣使向辽请求册封,又向宋朝纳贡乞和。景德三年(1006)和议成立,宋以李德明为定难军节度使,封西平王;并赐银一万两、绢一万匹、钱三万贯、茶两万斤。辽朝也封李德明为大夏国王。李德明得以专力西向,攻杀潘罗支,再克西凉;进破甘州(今甘肃张掖北)及瓜州(今甘肃安西东)回鹘可汗,控制了河西走廊。在李德明统治时期,境内保持相对的安定,农业有了较大的发展。商业贸易也因控制了河西走廊而有所增长。李德明在夏、绥二州建驿馆,在子山造宫室;又在灵州怀远镇(今宁夏银川)筑城,更名兴州。
元昊建国及历朝概况
元昊建国 宋仁宗天圣九年(1031),李德明死,长子李元昊嗣位。李元昊对其父臣属宋朝早怀不满。即位后,改姓嵬名氏,发布秃发令,以恢复本民族旧俗;积极整饬军政,升兴州为兴庆府,扩建宫城,准备建国称帝。1034年,始建年号开运,继改广运,攻宋府州(今陕西府谷),在环州(今甘肃环县)、庆州(今甘肃庆阳)击败宋军;次年攻打湟水流域的吐蕃首领唃厮罗,经过苦战,取得胜利。大庆元年(1036),颁行新制西夏字。又发兵镇压肃(今甘肃酒泉)、瓜、沙(今甘肃敦煌东)三州的回鹘反抗势力,并回师取兰州,南至马衔山(今甘肃临洮北),筑垒戍兵,以截断宋与吐蕃的交通。
天授礼法延祚元年(1038),嵬名元昊正式称帝(景宗),国号大夏,又自称“邦泥定国兀卒”。西夏语“邦泥定国”意即“白上国”,“兀卒”,意即“青天子”。这时夏国的领域,东临黄河,西尽玉门关(今甘肃敦煌西小方盘城),南迄萧关(今宁夏同心南),北抵大漠。除保有夏、银、绥、宥、静(今宁夏灵武境)、西平府、盐、会(今甘肃靖远东北)、胜(今内蒙古伊克昭盟准格尔旗十二连城)、甘、凉(今甘肃武威)、瓜、沙、肃诸州外,又将部分重要镇堡升置洪(今陕西靖边南)、定(今宁夏平罗东南)、威(今宁夏同心境)、怀(今宁夏银川东南)等州。
西夏景宗称帝后,与宋连年交战。天授礼法延祚三年在三川口(今陕西延安西北)、四年在好水川(今宁夏隆德东)、五年在定川寨(今宁夏固原西北)三次大战役中,夏兵大败宋军。六年,辽敦促西夏停止对宋用兵。夏国的内部也因战争而遭受损失,遂于次年与宋达成和议。元昊以夏国主名义称臣;宋每年给予“岁赐”银、绢、茶、采二十五万五千两、匹、斤;改所赐敕书为诏而不名,许夏国自置官属;置榷场于保安军(今陕西志丹)及镇戎军高平寨(今宁夏固原),唯不许青盐入宋境。同年,夏辽关系激化。辽兴宗亲率大军,三路渡河,深入夏境。夏人坚壁清野,乘势纵击。辽军溃败。元昊在重创辽师后,与辽议和。从此形成北宋、辽、夏三足鼎立的局势。
西夏文敕牌 译为“火急驰马”,西夏驿站传递文书用的符牌
统治集团内部斗争 从西夏景宗李元昊到崇宗乾顺四代中,统治集团内部不断发生皇族与后族的斗争,以及奉行汉礼或蕃礼的矛盾。
夏国是以党项族为主体,并包括汉族、吐蕃、回鹘等民族的多民族政权。从中唐、五代以来是党项部落内家长奴隶制迅速向早期封建制即领主封建制过渡的时期。西夏景宗李元昊为了强化自己的统治权力,一方面效法汉官仪式,借以提高君权;一方面又蓄意保存和发扬党项固有的淳风悍俗。集中皇权与坚持享有平等议政旧俗的贵族领主势力不可避免地产生矛盾。这些守旧的贵族、领主多是与皇族世通婚姻的后族。西夏景宗对于这些显贵氏族首领,如卫慕氏族、野利氏族都进行镇压。西夏景宗先有妻野利氏,生子宁凌噶;复纳妻没藏氏,生子谅祚。天授礼法延祚十年(1047)任国相的没藏讹庞(没藏氏之兄)唆使宁凌噶刺杀西夏景宗,然后又乘机杀害宁凌噶及其母野利氏,与大将诺移赏都等共立年幼的嵬名谅祚为帝(西夏毅宗)。没藏氏为太后,与其兄讹庞尽揽朝权。延嗣宁国元年(1049),辽兴宗乘西夏景宗新死,大举亲征,但为夏军所败。
都五年(1061),讹庞父子阴图杀害西夏毅宗李谅祚,子妇梁氏先期告发,毅宗在大将漫咩支持下,擒杀讹庞父子,尽诛其家族,废皇后没藏氏(讹庞女),纳梁氏为后,以后弟梁乙埋为国相。西夏毅宗下令停止使用蕃礼,改行汉礼,并向宋请求书籍及宋廷的朝贺仪式。拱化元年(1063),他改用汉姓,恢复姓李。
拱化五年,毅宗死,子李秉常(惠宗)继位,年仅七岁,母梁太后摄政,梁乙埋任国相。他们一反毅宗所为,废止汉礼,恢复蕃礼。梁氏集团在天赐礼盛国庆二年(1070)大举攻宋,游骑进抵庆州城下。次年,宋袭据罗兀城(今陕西米脂北),夏国乞辽师为援,全力攻夺宋沿边城堡。宋任王韶经营熙河路地区,有力地改善了在夏国右侧的攻防形势。
大安二年(1076),西夏惠宗亲政,又下令以汉礼代替蕃礼。这项措施虽得到皇族的支持,但遭到朝中后党的强烈反对,无法实行。七年,惠宗图借助宋朝弱梁氏势力,梁太后得知,将惠宗囚禁。拥帝将领拥兵自重,不听梁氏号令;保泰军统军禹藏花麻吁请宋出兵讨伐。宋五路进兵。夏军坚壁清野,引敌深入,在西平府击败宋军,然宋犹占据银、石、夏、宥诸州之地。八年,宋在银、夏、宥三州交界地修筑永乐城(今陕西米脂西北)。夏军来攻,城陷,宋军损失惨重。梁氏集团迫于拥帝势力的强大,次年又让惠宗复位。天安礼定元年(1086),惠宗死,三岁的幼子李乾顺(西夏崇宗)即位。母梁氏(梁乙埋之女)当政。梁乙逋与皇族嵬名阿吴、大将仁多保忠三大家族分揽朝权,互相倾轧。天祐民安五年(1094),嵬名阿吴、仁多保忠等联合,在梁太后的支持下,杀了擅权骄纵的梁乙逋。
皇族与后族的斗争,实际上体现封建专制君权和守旧封建领主贵族特权的生死斗争。采行汉官仪制有助于君权的发展,维护蕃礼有利于保持封建领主的固有权势,因此这一斗争又表现为行汉礼与蕃礼的斗争。专制皇权战胜氏族首领的共治形式,使夏国封建社会由早期的领主制进一步发展为地主制。
皇权的巩固与封建制的进一步发展 天祐民安六年,宋宰相章惇对夏实行强硬措施,先后在沿边修建了平夏城(今宁夏固原北三营附近)、灵平寨(平夏城南)等城寨五十余所,且发兵边破洪州(今陕西靖边南)、盐州,一度攻入宥州。夏军全力反攻平夏城,无效。宋于是在新拓的地区修建了西安州(今宁夏海原西)和天都寨(今宁夏海原南),接通了泾原与熙河两路,遂把秦州(今甘肃天水)变为内地,巩固了自己的边防,对夏构成严重威胁。
崇宗亲政以后,对外采取了附辽和宋的方针。这时,宋徽宗赵佶在位,累遣边将进攻,崇宗求援于辽而与宋约和。雍宁元年(1114),童贯企图借开边以树威,复大举进攻西夏。从此,连年混战。五年,统安城之战,宋军大败,崇宗仍以辽国名义再次向宋请和。崇宗在国内扶植宗室掌权,消灭贵族酋豪势力,以巩固皇权。他积极倡导学习汉族的仪制与文化;建立“国学”(即汉学),设教授,收学生三百员,官给廪饩,以培养官僚人材,贞观十二年(1112),又公布了按照资格任用官员的规定,除“宗族世家议功、议亲、俱加蕃、汉一等”外,对于擅长文学者也特予优待。他还确立了后妃等级及有功宗室册封王爵的制度。
金灭辽后,元德五年(1123),崇宗向金称臣,共同对北宋作战。夏占领天德军(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北)、云内州(今内蒙古呼和浩特西南),又攻占震威城(今陕西榆林境)。天德、云内两地被金国夺去,夏又取宋西安州(今宁夏海原西)和怀德军(今宁夏固原北)以为补偿。以后,夏以藩属礼事金,金、夏双方划疆而守,设榷场贸易。
大德五年(1139),崇宗死,子李仁孝(西夏仁宗)即位。仁宗母曹氏,汉人。仁宗十分重视儒学教育。大庆四年(1143),下令各州普遍设置学校。又在宫廷内设立皇家学校,七岁至十五岁的宗室子弟都必须入学学习。尊孔子为文宣皇帝,令州郡兴修孔庙。人庆五年(1148),又兴建内学,选名儒主持讲授。仁宗妻罔氏,出身党项大族,也好汉礼。人庆四年,仁宗依仿宋朝科举制,策试举人,立唱名法;又设立童子科,通过科举擢用官员,限制了贵族的特权。
蕃部起义与任得敬篡国的失败 西夏仁宗李仁孝统治时期,贵族、官僚都以奢侈相尚,对百姓的诛求克剥越来越重。官员、军队人数激增,僧徒遍布境内,大庆元年,夏州统军萧合达叛乱,以复兴辽朝相号召,遣兵四出略地,游骑直逼贺兰山,都城震动。这次战乱虽然被静州统军任得敬平定,但对夏国腹心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三年,饥荒四起,升米百钱。四年,兴庆府、夏州一带发生强烈地震,人畜死亡万数。地震加重了饥荒,人民纷起暴动。威州的大斌, 静州的埋庆,定州的竾浪、富儿等蕃部,多者万人,少者五六千,所在结集,攻城掠邑。州将出兵镇压,都被起义者所败。起义终于被西平府都统军任得敬所剿灭。
任得敬原是宋西安州通判,降夏后献女为崇宗妃(后正位为皇后)。他以后戚而镇压反乱有功,官位迅速上升。他通过贿赂得为尚书令,升中书令,后居国相高位,独揽朝权。弟得聪为殿前太尉,得恭为兴庆府尹,族弟得仁为南院宣徽使,侄纯忠为枢密副都承旨。任得敬受封为楚王。乾祐元年(1170),他公然胁迫仁宗“分国”,要求以夏国之半归他统治。仁宗无奈将西南路及西平府、罗庞岭一带划作楚王的直辖封疆;并遣使奏报金国,代任得敬请求册封。金世宗不允。任得敬因此怨金而阴谋附宋自立。在金国的支持下,仁宗令弟仁友等捕杀任得敬,尽诛任氏族党,改任著名儒学家斡道冲主持国政。乾祐二十四年,仁宗死,子李纯祐(西夏桓宗)嗣位。
夏的灭亡 13世纪初,蒙古在漠北兴起。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草原诸部的同时,开始向外扩张。天庆十二年(1205),侵夏,陷力吉里寨;经落思城时,大掠人畜。蒙击兵退走后,桓宗下令修复各地残破的城堡,大赦境内,改都城兴庆府为中兴府。应天元年(1206),镇夷郡王李安全废黜桓宗,自立为帝(西夏襄宗)。其年秋,成吉思汗再次侵夏,破斡罗孩(兀剌海)。次年二月北撤。
应天四年,成吉思汗第三次侵夏,出黑水城北,趋斡罗孩关口。襄宗以皇子承祯为元帅,大都督府主高逸为副,率兵抵抗,大败,高逸被俘杀。蒙古军进逼中兴府的外围要隘克夷门。襄宗任嵬名令公率军增援,兵败被俘。蒙古军进围中兴府,引黄河水灌城。城将破,适外堤崩决,反淹蒙古军,迫使解围。襄宗纳女请降。襄宗附蒙攻金,双方迭起兵争。光定元年(1211),宗室齐王李遵顼废襄宗自立(西夏神宗)。
光定六年,成吉思汗开始集军图远征中亚,屡向夏国征兵,夏不堪其苦,表示拒绝。于是又招致蒙古军第四次来侵,东京中兴府被围。神宗匆忙逃往西京西平府,留太子李德任防守都城,再次向蒙古请降。蒙古军退后,神宗图联金抗蒙,金国不许,又图结宋攻金,朝中意见纷纭。光定十三年,神宗派李德任率兵侵金。李德任主张联金,拒绝受命。神宗废德任,随即以皇位付次子李德旺,自称太上皇。李德旺(西夏献宗)即位后,力主抗蒙。乾定二年(1224),蒙古国王孛鲁攻银州,夏军损失惨重,献宗遣使与金议和,相约为兄弟之国,以图自保。
乾定四年,成吉思汗亲率大军攻夏。分兵两路:一路自畏兀儿境东进,攻取沙、肃、甘诸州,直逼西凉府;另一路由成吉思汗亲率,从漠北南下,下黑水,斡罗孩诸城,进至贺兰山。七月,成吉思汗与西路军会合,陷西凉府。献宗惊忧致死,侄南平王李睍 (末帝)继立。蒙古军穿越沙陀,下应理(今宁夏中卫)等县。十一月,夺取灵州后,进围中兴府。宝义二年(1227)初,成吉思汗留蒙古军一部继续攻城,他本人南下克积石州,进掠金朝州郡;六月,避暑六盘山。中兴府被围半年,粮尽援绝,末帝遣使乞降。他请求成吉思汗展限一月,然后亲往朝觐。七月,成吉思汗病死军中。末帝在赴降时被执杀。蒙古军陷中兴府,夏亡。
夏国的制度
行政组织 唐末、五代以来,拓跋(李)氏统治者既是诸蕃落的首领,又受封为节度使。因此夏州政权设有州衙和蕃落两种行政机构。州衙所治,限于四州八县蕃汉杂居之地;其余广大地区的蕃部,则由兼领的押蕃落使统治。蕃部居民多聚族而居,一家叫作一帐。小族数百帐,大族千余帐,各有首领,沿旧俗而治,附属于夏州政权,而又拥有相当的独立性。
1033年,元昊仿宋朝制度设官分职。包括中书(最高行政机关)、枢密(最高军事机关)、三司(财政机关)、御史台(监察机关)、开封府(管理都城事务)、翊卫司(掌宿卫)、官计司(掌任免官吏)、受纳司(掌仓储收支)、农田司(掌农田水利)、群牧司(掌饲养马匹)、飞龙院(掌理御厩)、磨勘司(掌官吏考核)、文思院(掌御用器物制作)、蕃学与汉学(学校)。这些机关的长官由蕃、汉人担任。此外,另设有只限于蕃人(主要是党项人)充任的官职,有宁令、谟宁令、丁卢、素赍、祖儒、吕则、枢铭等。夏国的官制,基本上仍是蕃汉并行,实行蕃汉分治。大庆二年(1037)增汉官为十六司,天授礼法延祚二年(1039)又设尚书令,总理十六司政务。文武官员的冠服有严格的等级规定。地方行政编制分州县两级。
西夏文腰牌 上面文字为持有者姓名,是通过关卡时的证件
军事制度 夏国所有的男子,平时从事农牧业,有战事则接受征发。年十五岁为丁,每两丁征正军一人;另配备随军服杂役的“负赡”一人,合称为一“抄”。初以四丁为两抄,合住一帐幕。后改三丁同住一帐幕,即二正丁合用一负赡。兵丁自备弓矢甲胄,自带粮草。正军每人官给马、驼各一,如有倒毙需予赔偿,称“长生马驼”。每当发兵时,夏主以银牌召部长面受约束。部落首领各统领本部落兵应召,谓之“一溜”。出征前各部落首领刺血设盟,由夏国王率领他们一道进行射猎,将猎获的野兽环坐共食,席上让他们各自发表征战意见。国王择善而从,布置行军作战任务。全境分为左右两厢,各军驻地设置监军司,由都统军、监军使等统率。总计可征兵额五十余万。
在中央,元昊选豪族子弟五千人组成侍卫军,号“御围内六班直”,分三番宿卫。这支宿卫军同时也是一支质子军,通过它加强了夏王廷对各部落豪族的控制。此外还设有号为“铁鹞子”的骑兵和叫做“泼喜”的炮手,是具有熟练技术的特殊兵种,其职责主要是充任禁卫。
刑法制度 夏国“蕃族有和断官,择气直舌辩者为之,以听讼之曲直,杀人者,纳命价百二十千”。骨勒茂才所撰《番汉合时掌中珠》里,记载其刑事诉讼的程序是:官府接到诉状后,把犯人枷禁在监狱中,并进行查证;如拒不招认,便用严刑拷打,逼使“伏罪入状”。伤人致死者要赔偿死者的命价。夏国的法律,一部分当是来源于党项部族沿行的习惯法,另一部分则是杂采宋、辽的条法、制度。仁宗在位时期编行的《天盛年改定新律》,便是一部仿照宋朝政书编修的夏国政治制度和法令的汇编。它是据前代所发布的律令增补、修订而成的。
经济状况
党项族在唐末、五代时期,奴隶制有了很大发展。西夏景宗李元昊建国称帝,从奴隶制转化为早期封建制,即领主封建制。11、12世纪之交崇宗统治时期,转变为更加成熟的地主封建制。
土地占有状况 夏国的土地占有制,大体上有以下几种形式。
国有或皇室所有 皇帝代表国家除直接掌握规模庞大的“御庄”和其他广大的闲田旷土,具有国有性质。河渠、水利也主要掌握在国家手中。
贵族和官僚所有 党项贵族首领都占有大量土地,它一部分来源于原部族所有的土地,一部分是皇帝的赐予。贵族官僚们也多乘势豪夺。一些汉人士子、吐蕃首领与回鹘上层人物被夏国授予官职,也因此获得一定份额的土地。愈到后来,官僚占地的数量就愈大。
寺院所有 夏国崇佛,境内寺庙林立。上层僧侣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起着特殊的作用,成为统治者有力的助手。寺庙从夏廷得到丰厚的布施,拥有大量土地,并开设质房,发放高利贷。
农牧民小土地所有 在夏、宋邻接的沿边地带居住的“蕃部”和“属羌”,常有将土地买卖及抵押的事实。夏国存在有个体小农牧民以至中小的庶民地主或牧主。西夏仁宗时修订的《天盛年改定新律》规定:生荒地归开垦者所有,其本人和族人可永远占有,并有权出卖。这证明农牧民的小土地所有制是得到法律承认的。
农业和畜牧业 党项人原来主要从事畜牧业。李继迁提倡垦殖,兴修水利,使境内农业生产有所发展。李德明统治时期,国内相对安定,农业出现兴盛局面。夏国的主要农产区,除东部的横山,西部的天都、马衔山一带外,还有兴庆府、西平府,甘、凉诸州之地。这些地区土宜种植,特别是兴庆府、西平府地区有良好的水利条件,历代所开凿的大小水渠甚多。景宗李元昊又兴修了从今青铜峡至平罗的水利工程,世称“昊王渠”或“李王渠”。因此,这一带成为夏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基地。河西、陇右地区历来是著名的牧区,但也有相当发达的农业。甘、凉两州利用祁连山的融雪水灌溉。夏国在许多地区都有所谓“御仓”的设置,大量收储粮食。
犁耕图 安西榆林窟第3窟西夏壁画
夏国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产品种,基本上与汉族地区相同。粮食作物有麦、大麦、荞麦、青稞、糜粟、稻、豌豆、黑豆、荜豆等。蔬菜有芥菜、香菜、蔓菁、萝卜、茄子、胡萝卜、葱、蒜、韭菜等。水果、药材也有栽培。耕作农具有铧犁、镰、锄、锹、碌碡、子耧、耙、䦆扻(坎)等。牛耕已普遍采用。从事农耕的多是汉人,但也有一部分从事畜牧的党项人开始转事农耕。
党项、吐蕃和回鹘人则以畜牧业为主,横山以北和河西走廊地带是良好的牧场。牲畜品种以羊、马、牛、驼为主,还有驴、骡、猪等。国家设有群牧司以管理畜牧,官营的畜牧业是政府收入的重要来源。
手工业 手工业主要由官府控制工匠生产。夏国设有文思院、工艺院以及金工司、绢织院、铁工院、木工院、造纸院、砖瓦院、出车院等机构,管理各种手工业生产,为王家服务。
毛纺织业 夏国毛皮原料丰富,毛纺织业发达。产品有氆氇、毛布、毡、毯等,它们是党项人制作帐幕、衣服、被单、帽、鞋、袜等的原料,也是对外交易的重要物资。
冶铁和金属制造业 景宗在夏州东境曾置冶铁务,管领铁矿的开采和冶炼。现存安西榆林窟的西夏壁画中有锻铁图,图中二人持锤锻铁,一人在竖式的风箱后鼓风。1976年在夏王陵区出土的鎏金铜牛,形体硕大,重达一百八十八公斤,形态逼真,显示了当时高超的冶铸工艺水平。
打铁图 安西榆林窟第4窟西夏壁画
兵器制造业 夏国统治者十分重视兵器制造。景宗曾在其官厅东厢后设有锻造作坊。兵器的种类有弓箭、枪、剑、锹、䦆、斤、斧、刀等,工巧质优。铠甲片采用冷锻工艺制造,坚滑晶莹,非一般箭弩所能射透。夏国铸造的剑有“天下第一”的美誉。但因金属资源贫乏,无法自给,常遣使赴宋购买兵器;或者将购到的铁就地打造,再运回本国。
陶瓷业 灵武县发现的夏国瓷器,器壁很薄,瓷胎呈灰白色,胎质欠细腻,有的成型不规整,釉为白色,但不稳定,器表下部及圈足部分都不挂釉,器底有砂痕,其质量显然不能与宋瓷相比。在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发现的酱褐色釉剔花瓶,瓶身上刻有牡丹花纹画式,其形制与花式凝重大方,是夏国瓷器的精品。
褐釉剔花罐 内蒙古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出土
雕版印刷业 夏国从宋、金输入大量汉文典籍。金平阳的印本在夏国销行。夏国刻印书籍,以佛经为多。现存的印本书籍有崇宗正德六年(1132)刻行的《音同》,仁宗乾祐二十一年(1190)刊行的《番汉合时掌中珠》、桓宗天庆七年(1200)雕印的《密咒圆因往生集》等。乾祐二十年,仁宗就大度民寺作大法会,一次就散施刻印的夏、汉文《观弥勒上升兜率天经》十万卷,汉文《金刚普贤行愿经》、《观音经》等五万卷。佛经之外,还刻印诗、文、小说、谚语、文字、音韵、法律、医术、日历、卜筮、咒文等书籍,以及大量以西夏文翻译的汉籍,包括儒家经籍、诸子、史传、兵书、医书以及版画等等。政府设有“刻字司”,作为官家的出版机构。
西夏文木活字佛经《大方广佛华严经》
商业和贸易 夏国前期,主要是与宋朝;后期则为金国。夏与宋、金间的贸易,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在双方边境设立榷场,进行大宗货物交易 宋朝利用开闭榷场贸易,对夏方进行牵制,以期达到安边绥远的政治效果。
和市 在沿边开设小规模榷场,主要用于满足双方边民日常生活的需要。宋朝在河东路、陕西路的久良津、吴堡、银星、金汤、白豹、虾麻、折姜等地都辟有和市。如1002年,李继迁所部在赤沙川、橐驼口各置“会”贸易。“会”是一种定期的集市。
通过贡使进行贸易 夏国的使节每年按规定到开封输贡,宋朝政府除优予回赐外,还听任使者在京自便贸易。这种贸易往往规模甚大,获得甚丰。夏与辽也通过贡使进行贸易。上京临潢驿、中京来宾馆都设有接待夏使的处所。夏使入境,允许沿途私相贸易。后期夏、金的贸易中,夏使进入金境便同富商交易,到达中都后留都亭贸易。
夏国从宋、金取得的商品主要为缯、帛、罗、绮、香药、瓷器、漆器、姜、桂等。茶叶是夏国最感兴趣的商品。它除了供夏人消费之外,还用来与西北邻部交易,牟取厚利。夏国也图多方贸取铁制品,但辽、金都严禁铁器外流。夏国的输出品有羊、马、牛、骆驼、盐、玉、毡毯、甘草、蜜、蜡、麝香、毛褐、羱羚角、硇砂、柴胡、苁蓉、大黄、红花、翎毛等。其中以牲畜、毛皮制品和毛纺织品为大宗。盐州一带所产的青盐,品质纯净,略带青绿色。早在夏国建国之前,当地人民从盐湖中取得盐粒,运往关中,供应内地人民的需要,再购回粮食等生产必需物品。其后,夏国垄断盐产,成为重要的财政收入,强求宋朝政府收购,以换取物资。宋朝为了保障解盐(解州所产)的专卖利益,总是加以拒绝,并严禁私贩入境。但因为青盐价低而质优,走私之风无法禁绝,私贩的数量且相当巨大。药材中,夏国所产的大黄最负盛名,商人远贩到各地。夏国地处中国与中亚地区往来的要道。它从回鹘或中亚商人那里抽取实物或承买转卖,从中获取厚利。为了便利交通,夏国修筑驿道,通贯全境。东西二十五驿,南北十驿,从兴庆府东北行十二驿可至契丹。驿道的兴修便利了商业的发展。
乾祐元宝 西夏仁宗李仁孝时铸造
宗教和文化
宗教 党项人原崇信鬼神和自然物,巫术流行。西夏建国以后,大力提倡佛教,李德明和西夏景宗都通晓佛学,多次从宋朝请来《大藏经》。此后,以西夏文翻译了大量佛经。夏国境内庙宇遍布。景宗在兴庆府东建高台寺、鸣沙州建大佛寺。西夏毅宗的生母没藏氏曾出家为尼,在兴庆府戒坛寺受戒。她修建了承天寺,前后役使兵民达数万人。西夏崇宗在天祐民安五年(1094)重修凉州的护国寺感应塔,后又在甘州兴建崇庆寺和卧佛寺。在夏国后期官署中设有僧众功德司、出家功德司、护法功德司,位居次品(即五品中的第二级)。有不少高昌(今新疆吐鲁番)的大乘高僧来到夏国宣教,他们都有颇高的佛学造诣,权势甚盛。
凉州护国寺感应塔碑拓片 原碑在甘肃武威,是目前仅存的汉、西夏两种文字的石碑
约自景宗时起,喇嘛教在夏国已见流行,朝中达官有的便是喇嘛教徒,后期影响更加扩大。天盛十一年(1159),吐蕃迦马迦举系教派初祖都松钦巴建立粗布寺,西夏仁宗遣使入藏奉迎。都松钦巴派他的大弟子格西藏琐布带着经像随使者来到夏国,仁宗尊礼他为上师,大规模翻译佛经。
夏国也流行道教。景宗的太子宁明从定仙山道士路修篁学辟谷法,丧命。大安七年(1081)宋军对夏大举进攻,夏人散逃,西平府城里留下僧道数百人。据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述夏国地区除偶像教徒外,还有景教(基督教聂思脱里派)及伊斯兰教教徒。
夏人笃信巫术,称巫师为“厮乩”,或音译为“厮也”。出兵作战时,总要求巫师卜问吉凶。
学术文化 李继迁、李德明两代是夏国学术文化的发轫时期。西夏景宗建国,经西夏毅宗、惠宗两代,文物渐趋兴盛;及至崇宗、仁宗之世,汉文化影响日益深广。夏国统治者多喜爱汉文化,大量翻译汉文典籍,或依据汉籍编译书籍。夏国涌现出一批对汉文化颇有造诣的学者、文士,如儒学学者斡道冲,诗人濮王仁忠,撰修夏国《实录》的焦景颜、王佥,编纂《番汉合时掌中珠》的骨勒茂才,写作《夏国谱》的罗世昌等。
文学艺术 夏国的文士多有诗词之作。一些通俗的劝世行善作品,也常采用诗体形式。宋词人柳永的作品在夏国广泛流行。大德五年(1139),夏国攻占府州(今陕西府谷)时,崇宗亲作《灵芝歌》,与濮王仁忠相唱和。诗篇的石刻曾保存在兴庆府的孔庙里。佛教艺术在夏国有较突出的发展。现存的夏文物中,佛画以佛、菩萨的画像为多,画风精致巧丽,与敦煌艺术有着某些共同点;在姿态容貌的表现手法上,则与吐蕃画风相似。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和安西榆林窟等处都保存有夏国时期的艺术作品榆林窟第一窟内的夏国“水月观音”壁画,是造型艺术中的杰作。榆林窟内还有一些反映夏国人民生活状况的壁画,如《打铁图》、《酿酒图》、《农耕图》等。党项人早期使用的乐器有琵琶、箫、笛等,以击缶为节。羌笛悠扬清越,最为流行。党项人也十分喜爱汉族歌曲。宋沈括有“万里羌人尽汉歌”句。唐僖宗曾赏给拓跋思恭一部鼓吹乐(即军乐),这是夏人有完整乐队的开始。景宗时,汉族音乐在夏国仍有相当的影响。人庆五年(1148),夏国乐官李元儒曾参酌汉人乐书(歌谱集)更定音律。哈拉浩特出土了《刘知远诸宫调》残本,说明金朝汉人的说唱艺术也传到夏国。(见彩图)
女供养人像 甘肃安西榆林窟第29窟壁画
男供养人像 甘肃安西榆林窟第29窟壁画
飞天壁画(摹本) 甘肃敦煌莫高窟第327窟
供养菩萨像 敦煌莫高窟328窟西夏壁画
琉璃鸱吻 宁夏银川西夏王陵出土
建筑雕塑 党项人多住毡帐。定居的屋室,只有有官爵者才得覆瓦。建国前后,大批汉人工匠来到夏国与党项工匠一起,修建了宫殿寺庙。皇帝陵墓也具有很大的规模。1972年清理的夏王陵八号陵(它被推断是夏神宗遵顼的陵墓)由阙、碑亭、月城、内城、献殿、灵台、内神墙、外神墙、角台等建筑组成。它们沿中轴线左右对称展开,严格地遵从了唐、宋建筑的格式,但也显示了党项的某些民族特点及其他民族葬俗的影响。现存天祐垂圣元年(1050)建造的承天寺塔(在今宁夏银川)和天祐民安五年(1094)重修的凉州护国寺感应塔(在今甘肃武威),虽经后世重修,仍现当时建筑的宏伟。
残竹雕 宁夏银川西夏王陵出土
甘州卧佛寺的大卧佛,体形魁梧,仪态庄严,是雕像中的杰作。夏王陵区出土的石马,通体圆雕,神态生动。王陵碑亭遗址发现的石雕人像的造型奇特,线条粗壮,面部和肢体都突出地表现出强力感。在同一地区发现的已残损的竹雕上,有庭院、松树、假山、花卉和人物,布置适宜,形态优美。
历法和医药 党项人中,沿袭古代北方民族的习惯,以十二生肖纪年;藏历对他们有着明显的影响。宋朝每年要向夏国颁发新历,在夏国行用。西夏建国前,党项人患病,便延请巫师驱鬼,或把患者迁避到另一间房内,以图躲避灾祸,叫作“闪病”。西夏建国以后,《千金方》、《神农本草》等汉人医书传入夏国。夏国统治者还多次向金朝请求医药。1971年在甘肃武威发现的西夏文药方残页里,有治疗伤寒病的药方,药物有牛膝、椒、米等,明显地反映了汉族医药的影响。
婚姻丧葬 党项人从隋唐以来,盛行收继婚制,允许娶庶母、伯叔母、兄嫂、子弟妇,只是不娶同姓。富有家庭的男性家长可以收养众多的妇女,实行多妻制。党项人旧俗,死则焚尸,名为火葬。西夏建国以后,皇室、贵族多改行土葬,并仿汉人制度修建豪侈的陵墓。
西夏人庆二年(1145)历书 甘肃武威出土
参考书目
吴天墀:《西夏史稿》(增订本),四川人民出版社,成都,1983。
蔡美彪、周清澍、朱瑞熙、丁伟志、王忠:《中国通史》第6册,人民出版社,北京,1979。
白滨编:《西夏史论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银川,1984。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