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
苏联以5年为期的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1927年12月召开的联共(布)第15次代表大会通过了编制第 1个五年计划的决议。从1928年10月开始执行第 1个五年计划,到1985年止,除1941年卫国战争爆发,第 3个五年计划被中断外,苏联完整地执行了10个五年计划。
苏联发展国民经济遵循着实行国家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把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路线进行,五年计划的基本环节,就是发展重工业及其心脏机器制造业。从主要任务和取得的经济效果看,五年计划的实施大致可分三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级,从第1个到第5个五年计划(1929~1955)。这一期间五年计划实施的特征是:①对重工业投资大,实际执行的投资大于计划投资;②工业,尤其是重工业产值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很快;③对农业的投资数量小,50年代以前一直处于相对下降的趋势中;④主要通过改变农业生产关系的办法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生产效率一直很低。第 1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产值年平均增长22%。第 2个五年计划期间年平均增长16.5%。第5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总产量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2%,机器制造业产品的总产量比1950年增长1倍,比1940年增长3.6倍。
第二阶段,从第6个到第8个五年计划(1956~1970)。这期间五年计划实施的特征是:①在进一步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础上,改善对农业的投资;②将发展国民经济的计划、执行和管理权部分下放;③将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提上议事日程;④更多地考虑为提高人民物质福利所需产品的生产问题。在此期间,苏联的农业生产发生明显变化,从1928~1958年间,国家对农业投资只占国民经济总投资的13%,1958年以后上升到20%左右。1956~1960年间农业总产值比前 5年增加40%以上;1966~1970年间,农业总产值比1961~1965年增加21%。
第三阶段,从第9个五年计划到1985年。这一期间特征是加快生产发展速度和提高生产效益,尤其是从第10个五年计划开始,强调在科技革命成就的基础上实行社会生产的集约化和速度的最优化。在工业上通过对基本建设投资结构和生产部门结构的调整和变动,使发展建立在更灵活、更有效的经济结构的基础上;在农业上通过农庄间的协作和农工一体化,使农业生产专业化和集约化,提高农业生产率。
五年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对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起了重要作用。实践表明,五年计划在执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弊端,最主要的是:在相当长时间内忽视农业的投资和发展,整个国民经济无法达到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五年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往往受国内外政治形势和领导人意志的影响,非经济的方法对计划的实施起了消极作用;高度指令化和过份集中妨碍各地区、各企业的积极性,商品货币关系处于受限制、受排斥状态,工农间、城乡间缺少多种多样的流通渠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