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历史故事,了解、借鉴、反思历史,才能创造未来、充实人生、造福社会。
当前位置:首页 > 外国历史记录人物故事 > 意大利历史

意大利历史

    意大利共和国,位于欧洲南部,北与法国、瑞士、奥地利、南斯拉夫接壤,东南与阿尔巴尼亚和希腊隔亚得里亚海相望,南隔地中海与突尼斯为邻,面积301262平方公里。居民为5700余万人(1984),主要为意大利人,少数民族有法兰西人、拉丁人、罗马人、弗留里人等。官方语言为意大利语,个别地区讲法语和德语。绝大多数人信仰天主教。首都罗马。

    意大利半岛在旧石器时代就有居民。约从公元前第5千纪左右起过渡到新石器时代。公元前第2千纪初,印欧语系部落从北方越过阿尔卑斯山陆续进入意大利,此即意大利人的祖先。其青铜时代文化和早期铁器时代文化分别以特拉马拉文化和微兰诺微文化为代表。意大利中部地区文化发展水平较高,公元前8世纪已处在阶级社会早期阶段,产生了国家。公元前5世纪,罗马统一意大利,建立起奴隶制国家(见古代罗马)。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意大利处于西罗马帝国统治之下。4世纪后,日耳曼人和其他蛮族侵入意大利,给西罗马帝国以沉重打击。罗马城于 410年被西哥特人占领。455年又遭汪达尔人洗劫。476年,日耳曼人雇佣兵首领奥多亚克废黜最后一个罗马皇帝罗慕卢斯·奥古斯图卢斯,西罗马帝国灭亡。此后的意大利历史大体分为中世纪、近代、现代几大阶段。

    中世纪  奥多亚克的统治建立不久,就于493年被东哥特人所灭,东哥特王国的统治持续到554年。554年,东罗马帝国(见拜占廷帝国)军队击败东哥特人,占领意大利大部地区,查士丁尼一世颁布旨在恢复罗马帝国奴隶制的“国事诏书”,但实际上,各地的乡村和城市已衰落至极。568年,伦巴德人侵占意大利北部,大批驱逐和消灭奴隶主,给了奴隶制最后一击,加快了封建关系的形成。751年,伦巴德人攻陷拜占廷控制的拉文那地区,直接威胁事实上由教皇统治的罗马城及其领地,教皇乃与法兰克王国宫相丕平(矮子)结盟。754和756年,法兰克人两次远征意大利。756年,丕平把从伦巴德人手中夺来的拉文那地区连同潘塔波利斯献给教皇,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774年,法兰克国王查理大帝征服伦巴德王国,把意大利北部和中部并入版图。843年,查理的3个孙子在凡尔登立约,三分其国,长子罗退尔分得意大利北中部领土,并承袭皇帝称号称一世。887年,法兰克王国最后一个皇帝查理三世(881~887在位)被推翻,意大利进一步分裂:北部各诸侯为争夺意大利王位而互相倾轧;南部则分属伦巴德和拜占廷。意大利的四分五裂使德意志封建主有机可乘。951年,萨克森王朝的奥托一世(936~973在位)率军侵入意大利,占领北部地区,在帕维亚接受意大利国王的称号。962年又进军罗马,教皇在罗马为奥托一世加冕,神圣罗马帝国成立,意大利北中部处于帝国统治之下。1167年,北部城市联合组成伦巴德同盟,反抗神圣罗马帝国。根据1183年缔结的《康斯坦茨和约》,北部各城市实际上脱离帝国独立。11世纪,诺曼人入侵并攻占西西里岛和南意大利,建西西里王国。此后,这一地区相继为德意志、法兰西和西班牙所统治。在这一时期,意大利各地区间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北部商品货币关系发达,工商业城市众多,十字军东侵后的有利地位和东西方过境贸易刺激了港口城市经济的繁荣,而南部经济则比较落后。12~13世纪,北部城市市民在反对封建领主取得胜利的基础上建立起独立的共和国,如威尼斯共和国、热那亚共和国、佛罗伦萨共和国等;至15世纪,随着阶级斗争的激化,一些城市共和国转变为暴君独裁。

    14世纪,意大利北中部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工场手工业的产生,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其中佛罗伦萨的呢绒手工工场有 200余家。领取周工资的工人达3万人。资本家的剥削引起工人的反抗,1378年佛罗伦萨爆发梳毛工人起义。与此同时,新兴资产阶级为摆脱封建束缚,又发起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代表了欧洲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但14~15世纪意大利经济的发展,并未促成民族市场的建立和国家的统一。小邦王公的割据,贸易的中介性质,商道从地中海转向大西洋,土耳其人的崛起与扩张,导致意大利的工商业在16世纪急剧衰落。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意大利战争,德意志军队对罗马的劫掠,对意大利经济起了极大的破坏作用。1559年签订的卡托卡姆布列兹和约固定了意大利被异族统治的分裂状态:米兰公国、西西里岛、萨丁岛和南意大利受西班牙直接统治,其他公国则依附于西班牙。罗马教皇与意大利其他反动势力同外敌相勾结,肆意压迫意大利人民。18世纪前半期,意大利的强邻继续在意大利领土上角逐。根据1714年缔结的拉施塔特和约,西班牙在意大利的领地转到奥地利手中,但1735年奥地利又把西西里岛和那不勒斯王国转让给西班牙波旁王朝。

    近代  18世纪后半期,强邻在意大利争夺优势的战争停止,意大利经济又有恢复和发展,封建制度发生危机。从18世纪末叶起,意大利兴起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的运动,即复兴运动。复兴运动的中心内容是推翻封建专制旧秩序,建立资本主义新制度。1796~1814年拿破仑一世对意大利的占领和统治,给意大利人民造成痛苦和牺牲,但拿破仑一世的改革和拿破仑法典的实行,打击了意大利的封建反动势力,促进了意大利民族的觉醒。但1814~1815年维也纳会议后,意大利又被肢解,奥地利卷土重来。意大利北中部的伦巴第-威尼斯地区、帕尔马公国、托斯卡纳公国、摩地那公国、卢加公国都直接或间接地处于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统治之下,西班牙波旁王朝恢复对南意大利(两西西里王国)的统治,教皇则恢复了在罗马及其领地的统治,只有皮蒙特王国(撒丁王国) 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哈布斯堡王朝和波旁王朝的统治激起人民的不满,在反法斗争中建立的烧炭党在20~30年代相继发动了意大利各地的资产阶级革命,但均告失败。因此,G.马志尼于1831年建立青年意大利党,提出通过自下而上的人民革命道路实现意大利统一和建立共和国的主张,但由于不敢触犯自由贵族和大资产阶级的利益而未提出农民的土地问题,因而在30~40年代的多次起义亦告失败。40年代形成的自由派则主张由教皇或撒丁王国领导,通过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达到意大利统一,建立由各邦君主参加的意大利联邦。

    19世纪40年代,意大利工业革命开始,外族统治与封建分裂对经济发展的阻碍愈加突出。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反对奥地利的奴役以争取民族独立,反对各邦的封建专制以实现国家统一,既是发展资本主义的必要前提,又成为1848~1849年意大利资产阶级革命的基本内容。这一时期交织着君主立宪派与共和主义派反对封建分裂和反对奥地利统治的民族斗争。1848年1月西西里岛爆发人民起义。同年11月罗马人民起义,建立世俗政权。1849年2月建立罗马共和国,7月被法国、奥地利、西班牙和西西里王国联军颠覆。

    50年代后,意大利民族复兴运动再度高涨。1859年,在爆发意、法对奥战争的有利形势下,托斯卡纳、帕尔马和教皇辖地人民起义胜利,执政的自由派同意加入撒丁王国。1860年,G.加里波第率领“千人团”支援西西里岛起义农民,解放全岛,继而进军南意大利,并解放那不勒斯。与此同时,自由派首领、撒丁王国首相C.B.加富尔也向意大利南部进军。同年10~11月,通过投票把两西西里王国并入撒丁王国。1861年,第1届全意大利议会召开,宣布成立意大利王国,撒丁国王伊曼纽尔为国王。1866年普奥战争后,意大利收复威尼斯;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罗马回归意大利。同年,教皇被剥夺世俗权力,退居梵蒂冈,意大利统一最后完成。

加里波第志愿军

    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政府积极干预经济生活,修建铁路,扶植冶金工业。许多大企业得到国家关税保护,并在订货、贷款方面享受优惠。但其工业发展速度远远低于其他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南方仍保存半封建制,经济发展长期缓慢。

罗马战役(1870.9)

    统一后的意大利是由自由派贵族和大资产阶级结盟掌握政权的君主立宪国家。罢工、出版、集会、结社等自由虚有其表。在苛捐杂税压迫下,大量农民离开乡土到国外谋生。工人劳动日长达12~16小时,工资仅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资产阶级的残酷剥削,国家机器的沉重压迫,使意大利人民反贫困、反奴役的斗争同时具有反政府的性质,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各阶层都参加了斗争。当时的无产阶级主要由家庭工人和小企业工人组成,政治上不成熟,受马志尼主义和巴枯宁主义影响甚大,70年代后建立的社会主义团体也深深地带有空想社会主义、经济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烙印。80年代后,马克思主义在意大利广泛传播,A.拉布里奥拉教授是最早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家。1892年,意大利劳动党(1895年改称意大利社会党)诞生,工人运动进入新的阶段。但党内改良主义思想泛滥,组织痪散,在90年代后的人民斗争中没有发挥真正的领导作用。

    意大利王国建立不久就开始殖民扩张。1882年同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缔结同盟条约,1889年占领索马里,1890年占领厄立特里亚;1895年又对阿比西尼亚发动侵略战争,但遭到惨败。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垄断组织纷纷产生,渐由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到帝国主义。但农村中封建残余的存在,农民的极度贫困,国内市场的狭小,使意大利帝国主义的政治和经济极度衰弱,阶级矛盾特别尖锐。

    现代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意大利资产阶级政府在宣布中立的同时,同两个敌对集团讨价还价,直到1915年5月23日,意大利才向奥匈帝国宣战;1916年8月27日又向德国宣战。意大利的参战,给意大利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1917年,国家经济已面临崩溃状态,导致反战示威和政治罢工席卷意大利各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意大利有70万人丧生,100万人伤残,国家东北部遭到严重破坏,人民饱尝战祸之苦。战争期间机器制造工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的发展,使意大利由农业国变为农业-工业国。战后爆发经济危机。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影响下,1919~1920年,意大利出现革命高潮。北部工业城市数十万工人奋起罢工,夺取工厂,并建立工厂委员会和赤卫队以组织企业的生产活动,捍卫本身利益。南方农民开展夺取地主土地的运动。在1919年议会选举中,社会党获得156个席位(1913年为52个席位),成为议会中的第一大党,到1920年,党员人数达到21.6万人。但掌握社会党领导权的改良主义者在关键时刻同企业主达成协议,满足于企业主的微小让步,从而葬送了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故此,1921年初,社会党中的左派从该党中退出,于1921年1月21日建立意大利共产党。与此同时,法西斯主义也在不断发展,1919年,B.A.A.墨索里尼领导建立法西斯团体国家法西斯党,提出蛊惑人心的沙文主义口号和“强化政权”的要求,欺世惑众,网罗力量,疯狂迫害工人和民主人士,反对社会主义和布尔什维主义。1922年10月墨索里尼上台,组织向罗马进军运动,在意大利建立起法西斯专政统治。翌年1月,组建法西斯武装国家安全志愿民兵队,将意大利变成警察国家。

    墨索里尼上台后,加紧推行法西斯化运动,血腥镇压人民群众和反对派。1923年初,对共产党员进行大逮捕;1924年6月,杀害社会党人G.马泰奥蒂(见马泰奥蒂危机);1926年10月,颁布取缔除法西斯党团以外的一切政党和组织的法令,并建立秘密警察,设置特别法庭,实施死刑。从此,所有反对党都被迫转入地下或流亡国外。法西斯政府对外疯狂推行侵略扩张政策。1935年,侵占阿比西尼亚(今埃塞俄比亚);1936年与A.希特勒缔结“柏林-罗马轴心”,派军援助西班牙叛乱匪徒;1937年参加反共产国际协定;1939年出兵吞并阿尔巴泪亚。30年代,意大利人民即积极展开反对法西斯主义的斗争。1934年,共产党同社会党签订在反法西斯斗争中“一致行动”的协定。共产党人组织的数千名志愿军开赴西班牙,参加“国际纵队”,同法西斯干涉军作战(见西班牙内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意大利宣布为非交战国。1940年6月,在德军攻入法国领土后,意大利向法、英宣战。1940年10月,意军入侵希腊。1941~1944年,意大利军队参加占领南斯拉夫。但在非洲同英军的作战中,多次失败。1943年5月,英美联军在西西里岛登陆,国内反法西斯运动更加高涨。1943年5月,在共产党领导下,意大利北部工人阶级举行总罢工,迫使墨索里尼下台。9月,意大利投降,由P.巴多利奥组织军政府,并向德国宣战。1945年4月25日,意大利人民举行起义,消灭境内的希特勒军队,4月28日墨索里尼被处死(见彩图),意大利全部解放。6月,建立起以F.帕里为首的联合政府。

B.A.A.墨索里尼(左1)悬尸米兰广场(194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共产党继续为国家的民主化而斗争。1945年,共产党、社会党、天主教民主党等组成联合政府。A.de加斯佩里为政府首脑。1946年6月,经过民主投票,决定废除帝制,成立意大利共和国。1947年5月,天主教民主党将共产党和社会党排挤出政府,并修改选举法,拒绝社会改革,实行警察统治,迫害民主进步力量。1948年意大利接受美国“马歇尔计划”的经济援助,并于同年参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7年成为欧洲经济共同体成员。1953年后国内政局长期不稳,政府经常更迭,至1985年,政府易人已达47次。长期以来,政府皆以天民党为主体。50年代,天民党联合其他中右党派,组成“中间政府”。60年代则联合社会党等组成“中左政府”。70年代对共产党执行“对话”路线,组成得到共产党支持的“全国团结”政府。1979年1月,意大利共产党退出议会多数,仍处于反对党地位。1981年6月,共和党人G.斯帕多利尼组阁成功,成为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位非天民党人总理。1983年8月,社会党人B.克拉克西组阁成功,在共和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总统、总理两职均由社会党人担任的局面。1985年,天民党人F.科西加担任总统。

意大利制宪大会会场(1946.6)

    战后至60年代初,意大利经济发展较快。但60年代后期,经济发展速度放慢。1969年以后的通货膨胀和经济停滞,使意大利陷于困境,70年代后,实行严厉的经济紧缩政策,故在1974~1975年的经济危机后,国民生产总值开始缓慢回升。1984年国民生产总值为6121000亿里拉(约合3483亿美元)。

    意大利是北约和欧洲经济共同体重要成员国。其对外的基本政策是立足西欧,推动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巩固与扩大;联合美国,依靠北约,确保自身安全;推动东西方对话,缓和国际紧张局势;改善与发展中地中海、巴尔干地区以及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1970年11月6日,中意两国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两国在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中的合作日益发展。

    参考书目

    H.赫德、D.P.韦利编,罗念生、朱海观译:《意大利简史,从古代到现代》(全二册),商务印书馆,北京,1975。(H.Header & D.P Waley,ed.A Short History of Italy, from Classical Times to the Present Da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London,1963.)

    赵克毅、辛益:《意大利统一史》,河南大学出版社,郑州,1986。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