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历史故事,了解、借鉴、反思历史,才能创造未来、充实人生、造福社会。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人物朝代故事 > 《六韬》

《六韬》

    中国古代著名兵书之一。又名“太公六韬”。由《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六部分组成,故名。《隋书·经籍志》题为“周文王师姜望撰”。姜望即西周开国功臣吕尚,在古籍中又被称作太公望或太公。全书用太公答周文王、周武王之问的形式写成,文辞浅近,与殷周遗文风格相去甚远。书中详论骑兵战术,而骑兵作为一个新兵种,到战国时才兴起。其他如将相分职、国君避正殿以禳灾凶、侈谈王道霸业等,都不是战国前应有之事。旧题姜望撰,显然出于后人依托,不足凭信。

    《六韬》虽然不是殷末周初作品,但至迟在战国后期已经问世。《庄子·外篇·徐无鬼》中已见《六弢》之名,“弢”、“韬”音义并同。《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太公》二百三十七篇”,其中当包括《六韬》。1972年出土的银雀山汉墓竹简有一部分抄录了《六韬》,残存内容大多与今传本《文韬》、《武韬》、《龙韬》中的相应篇章符合。说明此书在西汉前期已广为流行,可以推断是战国时熟习兵学的谋臣策士杂采周王室文献、各种兵家言,并结合自己的心得陆续编撰而成,很可能不是出自一人之手。以后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曾有改订挪移,增删润色,但基本内容变化不大。该书在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1085)编定《武经七书》时又作了一次全面修订,今传本即元丰改定本,共六十篇。此外,银雀山竹简本、《群书治要》摘录本、敦煌遗书伯3454号《六韬》残卷及唐宋类书和某些史传、古注中还保留着相当数目的佚文,可以从中窥见元丰以前《六韬》原本的大致面貌。

    

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六韬》竹简(部分)

    《六韬》在先秦兵家著作中篇幅最长、内容十分丰富。《文韬》、《武韬》主要讲政治战略,所体现的思想兼有儒、道、法、纵横诸家的特色;《龙韬》以下四部分,则涉及军队的编制、装备、军令、军纪、人才选拔、练兵方法、官兵关系、兵种配合、通讯联络、后勤供应以及不同条件下应采用的各种战术。对突围战、围攻战、攻坚战、防御战、埋伏战、奔袭战、山地战、林地战、水泽战、夜战、车战、骑战、步战、火攻等不同的战法都有具体论述,而且较《孙子兵法》、《吴子》、《尉缭子》等书为详,可以称作中国早期的一部兵学大全,是古代军事科学的宝贵遗产。

    从西汉开始,《六韬》就盛行于世。唐以后论兵者多引其说。宋编入《武经七书》,颁于武学,更成为武职人员的必读之书,在历史上曾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从宋明至晚近,也有学者认定它是一部伪书而多有诋毁。晚清学者谭献指出《六韬》虽不是太公所作,却无疑是一部重要古籍。它保存了许多古制古言,后世兵家传授或有损益,不能因此而否定它的价值。此不失为持平之论。

    参考书目

    张心澂:《伪书通考·子部·兵家》,商务印书馆,北京,1954。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

上一篇:六军

下一篇:六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