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
先秦时期西北民族,又用以泛指北方民族。狄字或作“翟”。狄人部落众多,春秋时以赤狄、白狄、长狄最著。赤狄隗姓,即殷及西周之鬼方,甲骨卜辞与金文皆有记载,为西北大国,略当今陕西、甘肃、宁夏及内蒙古鄂尔多斯一带。《周易》记载:“(殷)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殷末其势仍盛,周王季曾“伐西落鬼戎,俘二十翟王”。至周成王时,命盂率兵伐鬼方,“俘人万三千八十一人”,可见其人徒之众。春秋之初,赤狄东山秦、晋之北而入于晋,并据太行而建群国,其势力大盛,又东向灭掉邢国(都今河北邢台)、卫国(都今河南淇县)。这时,楚国也兴起于南方,形成“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如线”的严酷局面。虽值齐桓公霸业盛时,邢、卫二国重建,但仍无力恢复其故土。是后狄人西扰周、晋,并与王子带勾结,将周襄王逐出王都。晋文公出兵勤王,大败狄师,杀叔带。狄乃东渡黄河,进入河南、山东,侵扰宋、卫、齐、鲁。后狄人发生分裂,力量削弱,晋遂攻灭潞子、甲氏、留吁、铎辰等国,赤狄大衰。白狄原与秦同居雍州,在晋国西,后亦渐徙晋东,更东至鲁西,其中以河北中部的肥、鼓、鲜虞三国最大。肥、鼓后为晋所灭,春秋末鲜虞改称中山,战国时成为与燕、赵、韩、魏同时称王的千乘之国。20世纪70年代在河北平山县发现中山国都遗址及中山王墓。出土文物表明,白狄正在逐步融合于华夏族,并在战国中期与华夏文化趋于一致。春秋中叶活动在今山东、河南、河北间的长狄,又名鄋瞒,以其服属于赤狄而蒙狄称,因其族人体形高大故名长狄,其各部分别灭于晋、齐、宋、鲁、卫。
参考书目
蒙文通:《周秦少数民族研究》,龙门联合书局,上海,1958。
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文物出版社,北京,1984。
王国维:《观堂集林》,中华书局,北京,1984。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