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历史故事,了解、借鉴、反思历史,才能创造未来、充实人生、造福社会。
当前位置:首页 > 少年儿童历史百科 > 玄奘取经

玄奘取经

少年儿童历史百科浏览次数:

    玄奘的原名叫陈祎,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缑音gōu)人,是长安大慈恩寺的和尚。他从十三岁出家做和尚起,就认真研究佛学。后来他到处拜师学习,很快就精通了佛教经典,被尊称为三藏法师(三藏是佛教经典的总称)。玄奘发现原来翻译过来的佛经有很多错误,就决心到天竺去学习佛经。

    公元629年(一说627年)他从长安出发,到了凉州(今甘肃武威)。当时,朝廷不允许唐人出境,他在凉州被边境兵士发现,命令他回长安去。他没有改变初衷,而是逃过边防关卡,向西来到玉门关附近的瓜州(今甘肃安西)。

    玄奘在瓜州得知,玉门关外有五座堡垒,每座堡垒之间相隔一百里,只有堡垒旁有水源,兵士在那里把守。这时候,凉州的官员已经发现他偷越边防,发出公文到瓜州通缉他。如果经过堡垒,必定会被兵士抓住。

    玄奘便单人匹马在关外的沙漠地带摸索前进。走了大约有八十多里,才到了第一堡边。

    幸好守堡的校尉王祥对佛教也很虔诚,问清楚玄奘的来历后,不但没有为难他,还派人帮他盛水,送了一些干粮,又亲自把他送到十几里外,告诉他通向第四堡的小道。

    第四堡的校尉是王祥的同族兄弟,得知玄奘来自王祥那里,也很热情地接待了他,并且告诉他,第五堡的守兵非常残忍,叫他绕过第五堡,到野马泉去取水,然后再往西走,就是一片有八百里长的大沙漠了。

    玄奘在沙漠里一连走了四夜五天,没有一滴水喝,口渴难耐,终于支持不住,在沙漠上昏倒了。到了第五天夜里,天边起了凉风,将玄奘吹醒过来。他站起来,牵着马又走了十几里,发现了一片草地和一个池塘。这样一来,人和马就摆脱了绝境。之后,玄奘又走了两天,才走出大沙漠,经过伊吾(今新疆哈密),到了高昌(在今新疆吐鲁番东)。

    高昌王麴(音qū)文泰也笃信佛教,听说玄奘是大唐来的高僧,十分敬重,请他讲经,还恳切地要他留在高昌。玄奘坚决不肯。麴文泰没法挽留,就给玄奘备好行装,派了二十五人,带着三十匹马护送;还写信给沿路二十四国的国王,请他们保护玄奘安全过境。

    玄奘带着一行人马,越过雪山冰河,经历了千辛万苦,到达碎叶城,西突厥可汗接待了他们。从那以后,一路上十分顺利,通过西域各国进入到天竺。

    天竺是佛教的发源地,佛教古迹众多。玄奘在天竺各地游历,朝拜圣迹,向高僧学经。

    天竺摩揭陀国有一座古老的叫做那烂陀的大寺院。寺里有个戒贤法师,是天竺有名的大学者。玄奘来到那烂陀寺,跟着戒贤法师学习。五年后,他把那里的经全部学会了。

    摩揭陀国的戒日王是个笃信佛教的国王,他听到玄奘的名声后,便在他的国都曲女城(今印度北方邦境内卡瑙季)为玄奘开了一个隆重的讲学聚会。天竺十八个国的国王和三千多高僧都到了会。戒日王请玄奘在会上讲经说法,还让大家讨论。会议开了十八天,大家十分佩服玄奘的精彩演讲,没有一个人提出不同的意见。最后,戒日王派人举起玄奘的袈裟,宣布讲学圆满成功。

    玄奘的游历,在佛学上取得了巨大成功,还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公元645年,他带着六百多部佛经,回到阔别十多年的长安。他的取经事迹,轰动了长安人民。当时,正在洛阳的唐太宗对玄奘的壮举十分赞赏,在洛阳行宫接见了玄奘。玄奘将他游历西域的经历向太宗作了详细的讲述。

    从这以后,玄奘就在长安定居下来,专心致志地翻译从天竺带回来的佛经。他还和他的弟子合作编写了一本《大唐西域记》。

    

玄奘像

    

唐玄奘取经图 元 王振鹏

    

唐僧取经故事瓷枕 元

    

玄奘墓塔

    

玄奘译《功德经》内页

    

玄奘译经处,位于今陕西宜君县玉华寺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