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
1950年6月25日至1953年7月27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反对美国侵略的祖国解放战争。
战前的形势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美国与苏联商定以北纬38度线为两国分别接受日本投降的临时军事分界线。1948年8月15日,美国扶植李承晚集团在朝鲜三八线以南成立“大韩民国”。9月9日,以金日成为首相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在北部成立。朝鲜形成南北分裂的局面。李承晚集团不断叫嚣“北进”,在“三八”线上进行武装挑衅。美国统治集团在中国1949年人民民主革命胜利后,加紧制订全面扩军备战、“积极遏制”共产主义的总战略,鼓吹建立针对中、苏的包围圈,策划在朝鲜挑起局部战争。1950年 1月与李承晚集团签订《美韩联防互助协定》。2月,驻日美军最高司令官D.麦克阿瑟与李承晚在东京秘密会谈。6月19日,美国国务院顾问J.F.杜勒斯到南朝鲜鼓动战争。从而造成战争一触即发的紧张局势。
战争的爆发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当天,美国操纵联合国安全理事会(1950年 1月10日苏联驻联合国代表因安理会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资格而退席,不再出席安理会会议。同年8月1日苏联代表重返安理会),通过决议,诬蔑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破坏和平。27日正午,美国总统H.S.杜鲁门宣布:他已命令美军直接介入朝鲜战争,并派遣第七舰队侵占台湾海峡,加强在菲律宾的美军,增加对侵越法军和越南保大集团的军援。下午,美国操纵安理会对其侵朝行动予以追认。7月7日,美国纠集15个国家的军队组成“联合国军”,任命麦克阿瑟为总司令。朝鲜内战迅速变为美国的侵朝战争。
战争开始阶段,朝鲜人民军迅速向南推进。到 8月上旬,解放了朝鲜南部90%以上的土地和人口,把美李军驱至釜山一隅。朝鲜人民的正义斗争,得到社会主义各国的大力声援。6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毛泽东主席发表讲话,周恩来外长发表声明,严斥美国侵略朝鲜和中国领土台湾。7月15日苏联部长会议主席И.В.斯大林在致印度总理J.尼赫鲁复电中,表示赞同由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内的五大国代表参加的安理会来和平处理朝鲜问题,并指出安理会应听取朝鲜人民代表陈述意见。
战争的扩大 1950年9月15日,美国调集陆军4万余人,300多艘军舰,500多架飞机,从朝鲜中部仁川登陆,扩大了侵略战争。27日,杜鲁门授权麦克阿瑟向三八线以北进犯。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周恩来宣布:“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美国不顾朝、中方面多次警告,10月4日越过三八线,21日侵占平壤,下旬,先头部队逼近鸭绿江边。中国人民在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情况下掀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1950年10月25日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应邀跨过鸭绿江,协同朝鲜人民军共同打击侵略者。到1951年5月21日,朝、中方面连续发动了 5次大规模战役,把“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从鸭绿江边赶回到三八线附近,共歼敌20余万,迫使美军转入战略防御。
同一时期,朝、中方面在外交斗争上不断取得胜利,美国侵略者日益孤立。1950年11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伍修权在联合国安理会控诉美国武装侵略台湾和朝鲜,要求安理会采取措施,促使美国武装力量撤出台湾,使美国及其他外国军队撤出朝鲜。朝鲜问题由南北朝鲜人民自己去解决。11月30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关于朝鲜局势的声明》,表示要继续扩大战争,并准备使用原子弹,引起英、法、联邦德国等国的普遍恐慌。英国首相C.R.艾德礼宣布立即访美,会谈中双方出现分歧。在第五届联合国大会期间,美国提出了诬蔑中国为“侵略者”的议案;中国则提出召开中、苏、美、英、法、印度、埃及七国会议,谈判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及美军撤离台湾地区等问题。美国的诽谤案于1951年2月1日通过,但苏、波、捷等国反对美国提案;亚非十二国主张召开七国会议,反对或不支持美国提案;北欧三国以及英、法、荷、加、澳等国也对美国提案附有种种保留。3月24日,麦克阿瑟发表声明,主张把战争扩大到中国,更引起英、法的不满和国内的混乱。4月11日,杜鲁门撤销麦克阿瑟职务,代之以M.B.李奇微。5月18日,美国操纵联大通过对中朝实行禁运的决议,实际上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危机和矛盾。
停战谈判 1951年6月由苏联驻联合国代表提出,经美国和朝中双方协商,于7月10日开始在开城举行停战谈判。美国毫无诚意,一再企图以谈判掩护其军事进攻,以军事进攻迫使朝中在谈判中屈服。朝中方面也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谈判经历了三个阶段。7月10日至8月23日为第一阶段,双方就议程问题达成如下协议:①通过议程;②确定双方军事分界线以建立非军事区;③在朝鲜境内实现停火与休战的具体安排;④关于战俘的安排问题;⑤向双方有关各国政府建议事项。第 5项是根据朝中方面建议增补的,从而使这次谈判兼具军事和政治的两重性质。在讨论第2项议程时,朝中方面提出应以三八线为军事分界线,美方则以“海空优势的补偿”为借口,要求朝、中方面退出1.2万平方公里土地,谈判陷于僵局, 8月23日谈判中断。由于美方在军事上不断失利,只好又回到谈判桌上。1951年10月25日至1952年10月8日在板门店举行第二阶段的谈判。双方就第 2、3、5三项议程,先后达成协议。但是在讨论第4 项议程时,美方坚持“自愿遣返”的主张,企图强迫扣留朝、中战俘,拒绝全部遣返战俘原则,阻挠停战谈判达成协议。10月8日谈判再次中断。10月14日,美军在上甘岭地区发动大规模攻势。11月25日朝、中坚决予以还击,并粉碎了美军攻势,迫使美国不得不再举行谈判。1953年4月26日至7月27日进行第三阶段的谈判。双方就战俘问题达成协议。但李承晚集团劫走朝、中战俘2.7万余名,并扬言要“单独干”。这样,关于如何保证停战协定实施问题双方又进行了商谈。
在谈判期间,美方不断发动军事攻势,进行所谓“绞杀战”,企图切断朝中运输线。无视国际公约,公然使用细菌武器,甚至扬言要使用原子武器,要把战争扩大到中国、越南和马来亚。1953年 5月朝、中军队发动强大的夏季攻势,取得了胜利。美国统治集团不得不在停战协定上签字。1953年7月27日,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日成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为一方同联合国军总司令M.W.克拉克为另一方,在《朝鲜停战协定》和《临时补充协定》上签字。(见彩图)
在板门店举行的朝鲜战争停战谈判(1853)
停战协定的主要内容为:①以三八线附近的双方实际接触线为军事分界线,双方各由此线后退 2公里,以建立一非军事区,非经特许,任何军人、平民不得越过军事分界线;②自协议签字后12小时起,双方停止一切敌对行为;停止自朝鲜境外进入增援的军人和一切军事装备、武器弹药;组成军事停战委员会和中立国监察委员会进行监督;③停战协定生效后60天内,各方应将一切坚持遣返的战俘分批直接遣返,将未予直接遣返的其余战俘统交中立国遣返委员会处理;④双方军事司令官向有关各国政府建议,在停战协定生效后 3个月内,召开双方高一级的政治会议,协商从朝鲜撤出一切外国军队及和平解决朝鲜问题。此外,附有《关于中立国遣返委员会的职权范围》。
战争的结局 美国在3年多的侵朝期间,共投入1/3的陆军、1/5的空军和1/2以上的海军,支出200亿美元的直接战费,消耗7300万吨作战物资,使用了除原子弹以外的一切现代化武器,还拼凑了15个国家的兵力,仍以失败而告终。朝中人民军队共歼敌 109万人,其中包括美军39万人;击落击伤敌机 1.2万多架;击毁和缴获坦克3000多辆,把侵略者赶回到原来发动战争的地区附近。
在朝鲜战争中,朝中人民取得的辉煌胜利,粉碎了美国吞并全朝鲜、扼杀新中国的迷梦,戳穿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人民的斗志,充分体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把每年的6月25日定为“朝鲜祖国解放战争纪念日”和“反美斗争日”,把7月27日定为“朝鲜祖国解放战争胜利日”。
参考书目
世界知识出版社编:《朝鲜问题文件汇编》(第1、2集),世界知识出版社,北京,1954、1959 。
世界知识出版社编:《中美关系资料汇编》(第2辑),世界知识出版社,北京,1961。
柴成文、赵勇田:《抗美援朝纪实》,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北京,1987。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