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尔尼雪夫斯基
【生卒】:1828~1889
【介绍】:
俄国革命民主主义者和思想家,俄国社会民主主义的先驱。1828年 7月 24日生于萨拉托夫一个牧师家庭,14岁进当地教会中学读书。1846年考入彼得堡大学文史系,并与彼得堡的一个秘密革命组织“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建立了联系,确立了革命民主主义和唯物主义世界观。1850年大学毕业后回乡当中学教员。1853年在彼得堡参加由A.C.普希金创办的《现代人》杂志的编辑工作,不久便成了该杂志的实际领导人。在准备和实行农奴制改革的年代里,以《现代人》为主要阵地,和沙皇政府以及自由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他揭露农奴制改革的反动实质,主张把全部土地无偿地分给农民。写了《领地农民同情者致领地农民书》等革命传单,号召农民进行武装起义。1862年被捕,1864年被判到西伯利亚服苦役 7年,并长期流放在那里。尽管受到种种折磨、凌辱和迫害,他始终坚持革命立场和信念,决不向沙皇请求赦免。1883年,亚历山大三世准许他到阿斯特拉罕和妻儿团聚。1889年6月全家移居萨拉托夫,同年10月29日因脑溢血逝世。
车尔尼雪夫斯基是坚定的辩证唯物主义者,他对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作了无情的批判,认为俄国可以不经资本主义阶段而通过“农民村社”直接走上社会主义,还指出,要使“农民村社”起到这种作用,必先以革命手段推翻沙皇统治和农奴制度。他的哲学和政治著作主要有《艺术与现实的美学关系》(1855)、《对反对公社所有制的哲学偏见的批判》(1858)、《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原理》(1860)、《资本和劳动》(1860)以及《没有收信人的信》(1862)等。主要文学著作《俄国文学果戈理时期概观》(1856)、《怎么办?》(1863)、《序幕》(1877),都受到В.И.列宁的很高评价。此外,他在《现代人》上先后发表专文,介绍太平天国运动和评述李自成起义,谴责英、法等国对中国的侵略,并警告沙皇政府,不要干涉中国。死后出版全集。他的革命思想和战斗的一生对俄国的政治生活有很大影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