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肥饶历史故事,了解、借鉴、反思历史,才能创造未来、充实人生、造福社会。
当前位置:首页 > 外国历史记录人物故事 > 吠陀经

吠陀经

    印度古代流传下来的婆罗门教典籍,称作神圣的知识或神的启示。吠陀系梵文veda的音译,意为“知识”或“光明”。按内容性质和编定年代分为 4种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吠陀本集、《梵书》、《森林书》、《奥义书》。

    吠陀本集  包括《梨俱吠陀》、《娑摩吠陀》、《耶柔吠陀》和《阿闼婆吠陀》。四吠陀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分别被称作《赞诵明论》、《歌咏明论》、《祭祀明论》和《禳灾明论》。四吠陀多与宗教和祭祀仪式有关。各集由谚语、诗颂(每颂两句)和信条组成,系婆罗门祭司一代代口头传诵下来,久之便有了不同的版本,后来用梵文刻写在棕榈叶或树皮上。

    《梨俱吠陀》成书最早,产生年代约为公元前1200~前 900年,其中有些诗歌要更早些。因此,这一段时期通称为梨俱吠陀时代或早期吠陀时代。梨俱吠陀是一部在祭祀过程中劝请、赞颂吠陀诸神的诗歌总集,有赞歌1028颂,分为10篇,其中第10篇《原心篇》编定最晚。《梨俱吠陀》的早期部分,既不知道种姓区别,也不蔑视体力劳动,其经常性的主题之一是渴望增加粮食和物质财富。甚至天神也常被描写为协同人类完成这一任务。《梨俱吠陀》反映了印度-雅利安人由氏族社会向奴隶制过渡的历史进程。

    《娑摩吠陀》、《耶柔吠陀》和《阿闼婆吠陀》大体形成于公元前第1千纪上半叶,这段时期通称为后期吠陀时代。《娑摩吠陀》共有1549首诗颂,凡20篇,除75首外,余皆可在《梨俱吠陀》中找到原型,是祭司们在祭典中按一定曲调咏唱的歌咏集,也是印度最古老的圣歌集。《耶柔吠陀》分为两种不同的文本:《黑耶柔吠陀本集》和《白耶柔吠陀本集》,包括诗颂近2000首。凡40篇,多取自《梨俱吠陀》中的诗篇,也有些是祭司们独创的散文信条,是祭司所用咒语和守则的集合。《阿闼婆吠陀》含有诗颂(或神咒)731首,凡20篇,编定年代较前三者为晚,但其中有些内容可能与《梨俱吠陀》中最古老的部分年代相仿,其中某些内容来自民间而非出自祭司之手。《阿闼婆吠陀》主要集录了用于治疗疾病、驱除灾害、恢复和睦、战胜诅咒的诗歌、符箓、咒语等,常被巫师们用于世俗的祈祷仪式,如诞生、婚丧、任职典礼等。

    吠陀本集中含有某些朴素的哲学思想,吠陀本集,特别是《梨俱吠陀》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

    吠陀本集注疏本  每种吠陀本集都含括一整套内容庞杂、丰富的注疏性的《梵书》、《森林书》、《奥义书》。它们和本集一起成为研究印度上古史的重要资料。学术界通常称印度-雅利安人入据印度最初的一段历史为“吠陀时代”。

    《梵书》旧译《净行书》,用梵文的散文形式写成,是有关婆罗门教祭祀礼仪及其起源的论文,有些则是关于开天辟地的神话、古代传奇和故事,另一些则是颂扬那些在祭祀司们的传说中享有盛誉的帝王们的祷词。最主要的《梵书》有《百道梵书》、《世界梵书》、《泰帝利耶梵书》、《二十六梵书》、《牛道梵书》、《他氏梵书》和《娑摩术梵书》等。在这些《梵书》的注疏里,例如《梵经简述》,包含有许多神话故事,反映了后期吠陀时代的社会情况。《梵书》也是语言学上的重要文献。

    《森林书》旧译《阿兰若书》或《阿兰若迦》。是《梵书》的附录,在语言、体裁、乃至内容上都与《梵书》相仿。相传是供隐居在森林中的长者使用的婆罗门教经典。主要涉及婆罗门教神秘的祭祀仪礼和某些哲学论题,但它们侧重讨论各种仪式的喻义和各种吠陀本集原文中所包含的意义,而不注意研究仪礼中的具体而浩繁的细节。

    《奥义书》旧译《优婆尼沙昙》,是《森林书》的组成部分之一,有些包括在《森林书》中,有些是《森林书》的补遗,也有些是独立的著作。《奥义书》意为“神秘而玄奥的教理”或“秘密传授的教理”。《奥义书》数量很大,是当时各种秘传知识的集大成者。一般认为最早的《奥义书》产生在佛教出现之前。当时的重要者有《他氏奥义书》、《歌者奥义书》、《广林奥义书》、《白骡奥义书》和《蛙氏奥义书》等13部。此外,还有较次要的《奥义书》数百部。《奥义书》含有若干唯心主义的哲学思索,意味着同以前的传统观念的决裂。这些思索主要在于强调最高宇宙精神“梵”为万物之主宰和个人精神“我”与“梵”之沟通“梵我如一”,古代印度唯心主义哲学各派系由此引出。

    上述 4种作品统称为吠陀经,归于天启书类。另外尚有 6种吠陀分集,意为“吠陀的枝节”。它们是:式叉论、劫波论、毗耶羯罗那论、尼禄多论、阐陀论和竖底沙论。吠陀分集不包含在天启书之内,但是作为辅助性论文与天启书密切相关,因而被称作传承经,主要探讨语音学、仪礼学、文法学、语源学、音韵学和天文学方面的内容。

    在吠陀时代,婆罗门教开始形成。婆罗门教以吠陀为经典。在吠陀经中反映了婆罗门教的吠陀天启、祭祀万能、婆罗门至上三大纲领。

    吠陀经和吠陀分集对印度近现代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很多唯心主义哲学流派奉吠陀为“最高权威”,很多印度教徒认为现代科学和一切真理都源于吠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及网络搜集,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QQ:37996619(同微信)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相关标签:

上一篇:斐扬派

下一篇:费边社